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人已經離開故鄉,就應該好好修行,不要把修行的地方當做一個真正的家,然後不斷地發展、擴大

修行人已經離開故鄉,就應該好好修行,不要把修行的地方當做一個真正的家,然後不斷地發展、擴大

第二個竅訣:

「遠離故土後不要再於他鄉安家,而要無貪實修。」

意思是說我們有些出家人、有些居士已經離開了自己故鄉,「遠離故鄉佛子行」,跑到別的地方以後,又在那裡開始建造特別大的房子,然後召集世間各種各樣的人整天散亂,那這樣的話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我以前也說過,你們最好不要在我們學院當中「搞房地產」。學院本來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山溝,你修一個三層樓的房子,他修一個三層樓的房子——以後可能也有建築商來我們這做一些規劃,那再想修肯定也沒辦法了,但以前有些道友真的也修過。包括剛開始大概是1989年到1990年的時候,有一個道友——我在課堂上也經常說過,在摩尼寶區的上面修了三年的一個石頭房,修得特別特別大。當時在我們學院來講很出名的,像米拉日巴修房子一樣的,修了好幾年。但是修完以後他就走了,和沒有一樣。

所以有時候我們修行人,這裡已經離開了家鄉,但到另外一個地方又開始搞很多很多的……當然應該有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其實一個出家人、一個居士,尤其你要去修行的話,最好不要有太多東西。有些可能因為前世福報的原因,財富方面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你如果非要搞一些建築、做特別大的一些事情的話,你可能比較適合到城市裡面。寂靜的山林、寂靜的寺院裡面還是適合修行人的狀況就好。很多的大成就者,不管是漢地藏地,在任何地方的這些修行人,大多數都是在茅棚裡面、山洞裡面、小房屋裡面,全部都是這樣的。很多出家人卻把它當做一個真正的家,然後不斷地發展、不斷地擴大,確實是沒有必要。包括我們有些居士,比如在別的地方,如果有經濟條件的話買幾套房子也可以,但是太多的話沒有必要,臨死的時候可能會有障礙。

所以尤其是出家人,到了寂靜的地方,然後在這裡安了第二個家的話……以前有些格西也經常呵斥:「你大的家庭已經拋棄了,又到另外一個寂靜的地方建立第二個家庭!」在我們藏傳佛教的寺院裡面,漢地出家人這樣的現象比較多。我去過很多地方,有些寺院裡面漢地的居士、出家人,用他們的錢買了很多寺院裡面最好的房子。所以現在有些寺院裡面經常有人問:有沒有漢族人要買房子?有些喇嘛也是這樣講。我在我們那個寺院裡面說:「以後不要買房子了!你們沒有必要。」所以我們修行的話,最好財富方面要注意一下。

而且作為一個修行人,與親朋好友交往也要有修行人的方式。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忠言心之明點》裡面講:「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於誰相處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大概意思是說,不管我們在村落裡面、寺院裡面還是寂靜的山裡面,與朋友交往不要特別密切,今天兩個人吃的、穿的都在一起,睡一個床也可以,然後過段時間慢慢又互相怨恨。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不要太親密,也不要鬧矛盾搞得像怨恨的敵人一樣,自己要穩重。法王如意寶也講過「莫舍己道,勿擾他心」,這是一個做人的基本原則,很重要的。

我剛來學院的時候,把這個教言放在床頭。其實那個時候在學院也沒有什麼親人,也沒有什麼怨敵,現在也是這樣的。有時候一句話對自己的生活還是很有用的。那個時候在我們喇榮山溝,房子外面有一個小小的高音喇叭,法王如意寶經常讓高音喇叭放《開顯解脫道》和《三十忠告論》。我覺得這個很好啊,我在這個喇榮山溝裡面,也不找最親密的朋友,也不找最怨恨的敵人,我應該對誰都是不怨也不親。現在也還可以,真的要找的話,我也沒有什麼最親的,也沒有什麼最恨的,跟大家相處基本上都差不多。當然有些聞思修行好的話,我就希望他更好一點;天天在這破壞紀律的,每天都在門口上說些什麼,很不莊嚴的、各方面對學院有一些影響的這些人,我每次看到的時候也有點討厭,但是馬上反觀自心,也不怨不親。

其實作為一個修行人,對家人、對朋友完全沒有情感,沒有任何愛,也不是這個意思。《西遊記》裡面,唐僧說「愛自己的親人就是愛所有的眾生」,導演的這個觀點不一定對,實際上愛眾生就是愛自己的親人,這才是對的。當然對所有的眾生完全一模一樣,我們作為凡夫人有一定的困難,但最好不要特別的恩怨分明,這是我的敵人,這是我的朋友,有時候這樣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

昨天我也引用了《釋量論》的教證,我們的貪心和嗔心隨著過患和功德而產生,這樣的分別念實際上確實是不合理的。

因此到了別的地方,尤其是到了實修的地方,不要很重要的事情放下來,不重要的事情天天都很重視,這其實不是很好。《三十忠告論》裡面還有很多這種教言,像裝修自己的房屋啊,天天都搞這些……當然稍微舒服、稍微乾淨一點還是很好的,我覺得作為一個修行人,有些是基本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男眾這邊各個部門不要太懶惰,一進去之後好像進的不是修行人住的地方,裡面全是亂亂的。其實這是很懶惰的原因,完全不應該。有些不需要的東西可以處理、可以結緣,對吧?需要的東西把它整理好、放好,這樣一看也比較舒服。到了漢地還算好一點,但是到了藏地有些寺院,環境衛生方面確實不是很理想。修行人沒有完全看破之前,自己還是……

有些人辦公桌都特別特別亂,吃的東西這邊那邊扔很多,看了不太舒服。其實我們作為出家人,作為山上的修行人,沒有那麼多的事情。不像世間人,他們壓力特別大:物價越來越高、工作找不到、家人有時候生病、有時候需要還債……這些我都知道。有些人實在是走投無路,「怎麼辦啊?」聽起來真的很可憐。但我們就沒有那麼忙,雖然可能稍微有點發心工作——尤其發心部門,希望有些道友……我們喇榮現在開春了,可能再過半個月左右,我就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親自去看一下。跟我相關的,跟我們金剛降魔洲相關的一些集體和個人的地方,我也許親自去看一下。這樣的話,夏天的時候、春天的時候大家住得可能比較舒服啊。

以前我們學院有一個老堪布,你進去他家感覺很舒服的,所有的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不是特別多,什麼都弄得很乾凈的,這樣的話很好。以前我去拉薩一個格西家——當時是給覺沃佛像貼金,去到一個格西的家裡,我看到很好的。他前面放一個酥油茶,然後給我倒一碗,我跟他一樣坐在一個小小的墊子上,很舒服的。有時候環境還是很重要。

所以我們離開故土到別的地方,不要修大房子,或者說特別的豪華,每天都做一些跟修行沒有什麼關係的事。我們現在有些修行人真的有點世間法了,這樣不好。但是也沒有必要特別的亂。這是講實修方面的一個行為吧。

——恭錄自《勝道寶鬘論》(7)

索達吉堪布2018.03.22第131次網路開示

來源於智悲佛網

點擊閱讀全文

若向外走,你會做夢;

若向內走,你會覺悟。

歡迎加入佛學會,

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桂林本地學員報名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怎樣看此人是不是菩薩?
有些明顯是謊言的騙局,為何還是有很多人上當?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