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母對重孫賈蘭是什麼態度?

賈母對重孫賈蘭是什麼態度?

不光賈母對重孫,包括王夫人對孫子,以及眾姐妹對侄子,所有人對賈蘭的態度,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冷淡。

只要看看賈蘭出場的次數就可以知道。因為年紀小,賈蘭還跟母親李紈生活在一起,但是人們統計大觀園裡居住的男性,往往只記得一個寶玉,而完全忽視了賈蘭。就可見他有多麼不引人注目了。在大觀園中,眾人的聚會有不少在李紈的稻香村,可從來沒有提過賈蘭一句。雖然他好學,白天大多在書房裡,可是眾姐妹竟連一句問候都沒有。

賈母只有兩個直系重孫,一個巧姐一個賈蘭。對更小的巧姐,賈母還給她吃過一塊糕(雖然引發了巧姐生病),而對賈蘭,賈母幾乎提也沒提過。

王夫人就更怪了。巧姐是賈璉的女兒,只是她的侄孫女。王夫人的親孫子只有一個。兒子早死、媳婦守寡,按理說奶奶應該對孫子格外疼愛才對。但是不,王夫人基本無視這個孫子。

他們的冷淡也帶動了別人的忽視。趙姨娘和馬道婆秘密謀害鳳姐寶玉,就說「只要絕了他兩個,明日這家私不怕不都是我環兒的」,竟然忘記了長房長孫賈蘭的存在!而按照宗法制度,在分家的時候,長房長孫應該佔大份的。

迎春不引人注目,有她性格上的缺陷。而賈蘭這麼小,不注意他就完全是成人的疏忽了。

賈府上下,這麼齊心協力地忘記賈蘭的存在,一定有內在原因。是什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有過一個事件,卻與這情形有幾分相似。

明末清初抗清將領鄭成功,雖然有一半日本血統,卻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他跟家人在道路選擇上發生了很大的衝突:父親投降了清朝,他卻孤懸海外,幾乎成為反清復明的最後一支力量。

鄭成功三十九歲英年早逝。而他的死,與一樁緋聞有關——別誤會,不是鄭成功的緋聞,是他兒子的。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雖然年輕,精明幹練,很深將士愛戴,獨自鎮守離島,不跟在鄭成功身邊。忽然有一天,鄭經派人報信,說自己的小妾生下一子。鄭成功三十九歲就做了爺爺,自覺抗清事業後繼有有,喜也可知。

然而沒過幾天,又有消息傳來,說鄭經這個兒子,並不是其妾所生,而是鄭經與其四弟的乳母通姦而生。

其實和乳母通姦,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明熹宗朱由校,對乳母奉聖夫人依戀異常,野史中就記載他們有曖昧關係。那是跟自己的乳母,鄭經的通姦對象卻是弟弟的乳母,已經隔了一層。

但鄭成功的儒家思想、禮教觀念深刻,認為這就是亂倫,氣得吐血,派人拿自己的寶劍去殺死亂倫的兒子。這時戰局緊張,眾將領認為不能臨陣斬將,認為鄭成功的命令是亂命,不肯奉令。

鄭成功既恨兒子做出羞恥之事,又憤於諸將不肯受令,一氣而亡。接下來恰是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鄭經,被奉為主帥。

鄭經漸漸年長,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遇到矛盾。他的母親、鄭成功夫人董氏,認為這個長孫鄭克臧的出生造成丈夫的逝世,從小對他很不感冒。她偏愛次孫鄭克塽(沒錯,就是《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情敵)。

本來祖母偏愛小孫子,也不算什麼大事。但對偏愛帶到軍國大事中,就會出大事了。董夫人幫助次孫鄭克塽培植私人勢力,在長孫鄭克臧十六歲時謀殺了他,造成台灣內部的分裂,實力削弱,間接地加速了台灣被攻破。

這段歷史在《鹿鼎記》中有所涉及。只是小說中把鄭克塽的年紀改大了。事實上台灣被攻破、鄭經自殺、鄭克塽帥殘部投降時,這位小公子只有十二歲。

說得有點多了。鄭克臧這個長孫,一出生就背負著原罪,因為他的出生就是亂倫通姦的結果,並且因為他的出生,導致祖父與父親失和、祖父因此早逝。背負著這樣的原罪,祖母董夫人對他的厭惡冷淡,都可想而知。

回到《紅樓夢》中,賈珠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男子,是賈府不好讀書的第三代弟子中唯一的例外(賈珍、賈璉、賈寶玉、賈環,都不好讀書),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就死了。

襲人進讒一回,王夫人說:

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你珠大爺在,我是怎樣管他?難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兒子了?只是有個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經快五十歲的人,通共剩了他一個,他又長的單弱,況今老太太寶貝似的。若管緊了他,倘或再有個好歹,或是老太太氣壞了,那時上下不安,豈不倒壞了。

賈珠似乎自己非常好學爭氣,但這時王夫人以他為例:我是怎樣管他?看來管得也非常嚴格。

下面又說寶玉,王夫人管得少了,是因為只剩他一個、長得單弱、老太太寶貝,怕有個好歹。看來賈珠的早死給王夫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兒子管得嚴了,就會出好歹。

如果賈珠的死,完全是意外,王夫人怎麼會把對寶玉的管教和出好歹早死聯繫起來?除非賈珠的死,的確跟管教過嚴有關。

賈珠十四歲進學,在學業上非常上進,並且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王夫人未必會在這一點上對他管教太多。那麼又管什麼事呢?從對寶玉的態度上可以看出,王夫人最介意的是男女之事,惟恐寶玉被人勾引壞了。是不是賈珠的前車之鑒?

李紈有一次提到賈珠從前的屋裡人,至少有兩個:

「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個好的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

李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自己有容人之量,但兩個侍妾惹事生非,在賈珠生產就很難忍受。換到王夫人的角度,她未必分得這樣清楚,多半只看到賈珠妻妾爭鬥,想必賈珠也糾纏其中,不勝其擾。

就時候,就輪到王夫人管兒子(也包括兒媳)了。她強硬而生硬地介入,又缺乏調節潤滑的能力,一來就是追究責任、嚴肅處理——就像金釧說幾句笑話就被她攆出去,晴雯長得像林黛玉就被認定為狐狸精一樣,簡單而粗暴。

本來婆媳關係難處,丈夫要受夾板氣,賈珠又加上侍妾這一層。二十不到的年紀,也缺乏處理家務感情的經驗和能力。或許賈珠就是在妻、妾、母親三方夾攻之下,心理上承受不了壓迫,以至憂慮成疾、一病不起。

賈蘭的出生,就是在賈珠生病死亡前後。不管李紈多麼淡泊退讓,這個時候懷孕生子,都會讓人聯想到爭風爭寵,甚至認為賈珠之死,李紈和賈蘭也是催成因素。所以在八十回中,王夫人根本沒跟李紈說過一句話,更沒有過問賈蘭一聲。而賈母對這對母子的關照,側重在李紈的年少守節,也無視賈蘭的存在。

無可否認,以上推論,僅僅是一種可能,缺乏證據支持。但是同樣無可否認,是存在這一種可能的。一部作品再包羅萬象,容量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生活一樣,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第個人都有完整的故事。在以寶黛釵為主的故事裡,李紈只是一個配角,她的故事不可能充分展開。我們只能從蛛絲馬跡里,推測賈蘭受冷落的可能原因。而這冷落、冷淡、冷遇,毫無意外會對賈蘭的心理產生影響,並且會在八十回之後影響情節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等閑看紅樓 的精彩文章:

賈政看中給寶玉賈環做妾的兩個丫頭,到底是誰?
王熙鳳去見尤二姐,為什麼要穿素衣素服?

TAG:等閑看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