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天沒空調沒娛樂 來聽聽少年宮裡陪讀者的心聲

三伏天沒空調沒娛樂 來聽聽少年宮裡陪讀者的心聲

它是暑假裡杭州最熱鬧的場所,等待孩子上課的八成是祖輩,沒有空調沒有娛樂

西湖邊的少年宮,三伏天里的陪讀者

浙江在線7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利 實習生 王靜穎)學校旁的廣場,我在這等鐘聲響,等你下課一起走好嗎?——周杰倫的《等你下課》,是酷暑天在杭州青少年宮陪讀家長的心聲。

西湖邊的青少年宮,作為杭城最大的綜合性校外活動場所,是暑假的大熱之地。今年的少年宮暑期班,從7月5日到8月22日結束,共開設3342個班級,將有5.3萬多人次來到少年宮。

娃兒來上課,陪讀的家長們在做什麼?大熱天,他們會去哪兒?昨天,浙江在線記者來到杭州青少年宮,記錄下炎炎夏日裡,這個特殊群體的所思所想。

唯一有空調的大廳:不到八點,座無虛席

三伏天,陪孩子來上課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搖著扇子,等在沒有空調的走廊里、花園裡。時間指向下課時間,他們迅速去接娃,顧不得背上的汗、頭頂的烈日。

因為建築年代久遠,這裡的大多數教學樓都沒有中央空調,只有一幢新建的科體樓有中央空調。於是,科體樓休息大廳成了最搶手的地方。每天早上8點不到,科體樓大廳的休息椅就被一搶而空。王女士說,她8點10分到少年宮,大廳已座無虛席,搶佔寶座的大多數是陪讀的爺爺奶奶。

在青少年宮等待的家長,80%是爺爺奶奶輩,20%是媽媽。除了科體樓,家長大多等在教室外的長凳上,沒有空調,只有悶熱,最多偶爾去走廊盡頭的窗口透透風。他們說:「孩子在裡面上課不好走開的,萬一中途出來找我有事呢?中間還要給他吃點東西。」

拿著餐布鋪午餐的焦慮媽:不想兒子和我一樣

科體樓一樓樓梯拐角處,一塊偌大的綠色餐布格外引人注目。一位媽媽正坐著等孩子下課,她的腳邊是一個裝滿菜的綠色大圓碗、兩個保溫杯和兩碗浮著幾片菜葉的湯。

「是因為下午還有課,所以在這兒吃飯嗎?」記者問。

「我們下午沒課了,只是要吃完飯再回去。」這位媽媽語速飛快地解釋說,「我們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那邊,坐公交車要一個小時左右。兒子11點半下課如果不吃飯,路上就會喊餓。」

這位媽媽是江西人,姓吳,兒子在莫干山小學讀書,下半年上三年級,暑假在少年宮上的是文學思維課,早上8點半到11點半。她是一個人在奮鬥。老公常年出差,所有的陪讀全她一個人扛,「我每天早上六點多起來準備飯。蒸了飯就放在這個保溫杯里,它現在還是熱的。」記者看到裡面有茭白肉絲、青菜、毛豆等,「剛去少年宮食堂打了兩碗湯,免費的。」

為了孩子,她操碎了心,「孩子都是耽誤不起的呀,要多學幾個樂器才會有樂感。所以我們學葫蘆絲和古箏,一對一的課200元一節,我上不起,這兒實惠。但這兒一節課十幾個孩子,老師一個個手勢糾正下來,課就沒了,能學到什麼呢?我咬咬牙,給他古箏報了一對一的課。有些課像語文、書法來上大班是比較划算的。」

現在,吳女士生活的一切就是兒子:「他上學,我半天兼職;暑假,我就全職帶他。爸爸一個月回家一兩天,根本顧不上孩子。」

為什麼在兒子身上這麼用心?王女士說:「我不希望兒子像我一樣,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至少你要自己知道,你需要什麼。我不是說要讓兒子變得多好,但是要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著故鄉的老漂族:我想回老家,三五天也好

張阿姨來晚了,大廳位置搶不到,找了棵大樹,在樹陰下乘涼。右邊一把扇子,左邊一個袋子和一把雨傘——這是每個陪娃家長的標配。搶不到空調位置,只能手動解決。

問張阿姨等在這裡熱不熱?她嘴巴上說,不熱,還好。但記者分明看到,她的頭髮全被汗水浸濕了,兩邊的鬢髮濕成一縷一縷。

張阿姨說,她孫子10歲,在文學樓上課,從7月10日到8月15日。她家在大關小區。她每天5點多起床,7點必須上公交車,坐車一小時。8點多,把孫子帶進空調教室上課,她就要想法子消磨等待的3個小時。

大樹下,張阿姨拿出一塊粉紅圓點布,想縫個被套,「消磨時間。我不識字,不玩手機。」

張阿姨是河南人,喜歡熱鬧,「我想回家,這裡孤單得很。等3個小時,現在,是你跟我說幾句話。其他誰跟我講話,誰認識我啊!」說到老家,張阿姨一開口就說:「我一心想回老家!見見親人,開開心,玩個三五天也好。」

10年前,她來杭州帶孫子。孫子上幼兒園時,她還能回老家兩個月。孩子上了小學,回老家的日子就越來越少,「培訓班一結束,我就回家!老家好,我什麼人都認識。這裡整天一個人。杭州再美,我也不想呆這裡。」

張阿姨身邊的袋子,除了一個老年手機,還有一瓶水、兩個蘋果、幾包豆腐乾和山楂片,「等孫子中間休息給他吃點」。

有壓力的天倫之樂:有苦有樂,就怕孩子沒帶好

方大伯是杭州人,閑坐在舞蹈樓外的凳子上,手裡的油紙扇一刻不停。外孫女在上舞蹈課。暑假開始,方大伯的作息整個往前挪了——7點40分前,他已鍛煉完身體、買好菜、吃好飯;7點45分,騎5分鐘電瓶車到少年宮。女兒上班路上開車到少年宮把外孫女放下,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部交給方大伯了。

接下來的事情也不多——把外孫女送進教室,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我們這個年紀,不喜歡玩手機,眼睛不舒服。」3個小時,在記者看來,大伯就是乾等。但方大伯說:「還好,抽抽煙,看看風景。這享受天倫之樂。我既幫助了女兒,又得到了孩子成長的喜悅。我從2歲半開始管外孫女,那麼小管到那麼大,到現在跳舞跳得像模像樣,看著她一天天長大不喜悅啊。」

帶孫輩確實是爺爺奶奶輩的樂趣。金大伯也在等孫子下課。「帶孫子讓生活很充實,我們一切以孫子為中心。」金大伯說,「這點奉獻精神總要有的,但就怕活沒幹好,闖禍。比如早晨孫子身上兩個蚊子包,傍晚有5個包了。他爸媽就要說了,怎麼多了這麼多包啊?什麼蚊子咬的啊?會不會有病毒,要去驗個血了……聽到這些話啊,我有一星期好難受。上興趣班,每天的作業,我都要拍照發給他爸媽。哪天忘記了,他媽媽就來催了,我說忘記了,她說這怎麼好忘記的——哎喲,這工作比我上班還壓力大。」說完,金大伯額頭上滲出好多汗珠。

這種天在沒有空調的地方等待,能不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來了 西寧很熱但還沒入夏
三伏將至!中醫世家「夏養」私家秘方,趕快用起來!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