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愛看電影,那就進來看看
今天來談談讓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吧。
美劇不用說了,大多數年輕人都愛看,我基本一上新就忍不住想去電影院了,今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頭號玩家》《環太平洋》都超刺激的超好看。
總結了一下美國電影的特點:
1.在表現社會現實的主題中,關注社會陰暗面和暴力。通過暴力反映底層人民的
生活狀態,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
2.帶有純政治性和商業性的目的。
3.大投資,頂級特效,追求大片效果,場面宏大壯觀,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
4.美國電影是美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生動地體現了美國思想和民族文化。
5.美國電影比較誇張,場面華麗,很多科幻片帶有英雄主義等。
還有兩個國家的電影我也很喜歡,一個是韓國,他們有《熔爐》《素媛》和《辯護人》,電影用性侵和司法切入社會黑暗面。印象最深的是《素媛》我看了有兩三遍,看一次哭一次,心疼影片中呢個小女孩,同時又感到憤怒。
另一個是印度,他們有《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廁所英雄》《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基本近兩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我都看過,說實話,印度近兩年的電影有了質的變化,以前聽別人談起印度電影哦沒什麼意思不就唱歌跳舞嘛有什麼好看的,但近兩年的電影從票房和評分就看得出印度影業的發展與改變,面對男女平權、教育弊病和高額的房價,印度人用「現實」刺痛現實。給人以啟迪與反思。
現在,我們終於也有了一部,改變國家的電影——《我不是葯神》這部影片是真人真事改編。這個直戳國人痛點的影片,改編自轟動一時的「陸勇案」。
其中一個片段給我印象很深,也戳中了我的淚點。
一次抓捕搜查時,有位患病的老太太哀求曹斌帶隊的警察,希望他們不要再抓「藥販子」了。
她說:領導,我求求你了,別再查假藥了行嗎,這葯假不假我們這些吃藥的人還不知道嗎?
我吃了3年正版葯,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葯,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老太太的另一句話,讓曹斌心裡更動搖:誰家還沒個病人,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
當警察的,抓捕犯法的藥販子再合理不過,哪怕摻雜了人情,公安領導也直言:法大於情的案例,你曹隊長見的還少嗎?
葯企定價過高,但是葯企的研發成本,又高到可怕。
法理,人情,在整個事件中,是對撞的。
病友們保護藥販子,同時也是在保命。
《我不是葯神》通過疾病,把病人、葯企、警察、藥販子、病人家屬等等角色放置到故事裡,我們之所以產生同理心,是因為這幾樣身份總是在我們身邊。
可以說《我不是葯神》是一部文本大於影像的電影,它的故事取材足夠有力。
你甚至可以說《我不是葯神》不夠好,但它帶著善意,並且以這種敏感的社會題材,過了審,上了大銀幕,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們應給與這類電影支持,因為它敢於反映社會現實,敢於揭露現實。
我相信這部影片對於現實和中國電影行業,這都算是一次新的嘗試一次巨大進步。
文/閆晨娟
GIF


TAG:奈斯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