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理批示《我不是葯神》:劍指民生痛「疾苦」

總理批示《我不是葯神》:劍指民生痛「疾苦」

總理近日就電影《我不是葯神》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癌症等重病患者關於進口"救命葯"買不起、拖不起、買不到等訴求,突出反映了推進解決藥品降價保供問題的緊迫性。」批示中指出,「國務院常務會確定的相關措施要抓緊落實,能加快的要儘可能加快。」

總理批示《我不是葯神》,這是好事,也可見總理真正把民生當成事,「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任何事情都要辯證的去看,我們要思考一下:《我不是葯神》為什麼能夠火遍神州?為什麼能夠引起總理審批?其實每個人都明白,總理親自批示過問醫藥,說明我國的醫療改革這個民生問題已經站在了臨界點上,成為全民關注的民生痛點。

一度以來,「病不起」成為一個廣泛的議論話題。《我不是葯神》雖是電影藝術,可藝術來源於生活。活生生的電影內容,反映了無數生命與天價救命葯密不可分,而又遙不可及。諸多經驗事實告訴我們,在與癌症曠日持久的消耗中,公民的生命、家庭的經濟,被一點點拖垮、拖向深淵。總理曾說過,「現在誰家裡一旦有個癌症病人,全家都會傾其所有,甚至整個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可以說,在解決「救命葯」問題上,我們已經耽擱了太久,再也不能讓那些癌症病人及家人繼續無望地等下去了。

是什麼讓中國人「病不起」?這是一個沉重的民生問題,涉及家庭以及社會穩定。《我不是葯神》「火」的背後,值得深入反思。透過《我不是葯神》,方方面面仍有諸多追問,這也是公眾焦慮的根源所在。比如「救命葯」價格為什麼那麼高?降低關稅之後,實惠能否傳導到終端用戶?在民生訴求與葯企利益之間,政府如何體現監管責任?如何體察電影熱映背後的社會情緒?每一個問題都對應著一部分沉甸甸的社會現實,都讓人在絕望與希望之間游移。從這個意義來說,總理親自批示,這不僅是對民生訴求的積極回應,也是對行業整頓和體制改革的最大決心。

常言道,不看吆喝看療效。《我不是葯神》不僅只是感人的情節,也不只是總理的重要批示。關鍵一點,民生問題不容等待,民生訴求必須重視。以對生命尊重為己任,改革的深水區,就是要敢於「利劍」出鞘,更要敢於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總理的重視,總理的批示,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別忘記在底部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江南 的精彩文章:

TAG:醉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