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雪霏:《國民性十論》中譯本香港出版

房雪霏:《國民性十論》中譯本香港出版

中文導報 筆會專欄

雜記帳 房雪霏

2018年5月初,芳賀矢一出版於1907年的《國民性十論》中譯本,時隔111年,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發行。中文版書名《國民性十論》,腰封書脊處為「日本人論日本國民性的百年經典!」封面題字「1907年首版、日本人論日本國民性的百年經典 中文譯註版首次面世/導讀+453條譯註」,封底有佛教大學名譽教授吉田富夫、台灣中央研究院教授潘光哲、華東師範大學日語系教授潘世聖、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張正遠四位專家學者的推薦語。

5月31日,李冬木在京都、我在北京,作為譯者分別參加了三聯書店在中環門市舉行的Skype視頻連線新書發布會暨座談會。詩人馮晏女士恰逢訪問日本,也一同出席了視頻直播,並就譯文文體設計發表了閱讀感想。座談會由出版社顧瑜老師主持,與會者有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張政遠、香港公開大學日本研究課程統籌及講師潘文慧及現場的數十位讀者。進入6月,《香港商報》和《亞洲周刊》先後都對該書進行了報道介紹,並於6月11日在家中接受了《香港商報》金敏華記者長達近兩小時的微信視頻採訪。

芳賀矢一的《國民性十論》出版於日俄戰爭後不久,是討論「國民性」問題的專著,也是芳賀矢一著作中的代表作。在日本近代以來漫長豐富的「國民性」討論史中佔有重要位置,歷來受到很高評價,影響至今。據考證,這本書對魯迅、周作人兄弟均產生過深遠影響。正如趙京華教授在封底推薦語中所說:「此書於日本明治維新發動兩場對外戰爭而民族主義高漲之際刊行,遂成凝聚國家認同之暢銷書。與此同時,為救亡圖存而別求新聲於異域的周氏兄弟,則藉此打開以文藝改造國民性之新思路。故此書實乃影響中日兩國文化之經典文獻。」吉田富夫教授在推薦序中寫道:「國民性」作為文明批判的視角,不僅在亞洲,即使以世界規模來考量也仍然沒有喪失意義。我們現在不正處在超越對芳賀矢一論點的一一評價,而從各自的國民出發來重新思考「國民性」是什麼的時期嗎?

全書分十章討論日本國民性:(一)忠君愛國;(二)崇祖先,尊家名;(三)講現實,重實際;(四)愛草木,喜自然;(五)樂天洒脫;(六)淡泊瀟洒;(七)纖麗纖巧;(八)清凈潔白;(九)禮節禮法;(十)溫和寬恕。十章當中,我負責擔任了第四、五、六三章的譯註。

大約是2006年,最初瀏覽翻閱這本書的時候,第四章「草木を愛し、自然を喜ぶ」開篇這段話就吸引了我:

「気候は溫和である。山川は秀麗である、花紅葉四季折々の風景は誠にうつくしい。かういう國土の住民が現生活に執著するのは自然である。」當即,就變成了如下這樣的中國話。「氣候溫和,山川秀麗。春有百花開,秋有楓葉紅,四季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在這樣的國土居住著的人,自然而然會執著於現實生活。」

當時讀到這段話,立刻就有一種視覺的甚至是肌膚的親切感。並且,對於後一句話以及第五第六章的內容,大多也有切身感受,深感不僅僅是「原住民」,像我這樣居住近二十個春秋的初代移民,也感染上「執著於現實生活」「樂天」「淡泊」的「國民性」。就是說,最早首先是在「愛草木 喜自然」這個切入點的閱讀方面,對書中內容有了直覺的感性的領會和認同。但是,做起來才知道,這位100年前文獻學博士的語言表述,對於日語造詣有限的我來說,並非都像第四章開頭幾行這樣平直美妙。作者行文中信手拈來的一個名詞,查閱起來可能就要連續幾天去圖書館。本著轉達原義的觀點,老實選詞,不怕自己笨。著手這項工作經時十年之久,翻譯的過程是與作者對話的過程,也是對作者的記述描繪從文字讀解認知到現實生活場景加以印證的過程,有時候有點像拿著GPS遊走景點。對於我來說,這本書的魅力之一還在於百年前那些國民性範疇的描繪,很多如今依舊鋪展在眼前,我正身臨其境,可以隨時踏訪。比如書中例舉的大量花草名稱,我會在鄰家街巷遇到這些花時,佇足片刻,投注以親切的目光去欣賞。一方面是我個人對花草自然有興趣,總是被這些源於自然的生命生機之美所吸引;另一方面,通過這部著作的閱讀和譯註,對花草自然之於日本民族的意義有了相對深入的了解。這是一項於微觀具象之中體驗「國民性」這一宏觀敘事的課程學習。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偏得的學習基礎,得以勝任年初與活字文化新媒體王愷總監團隊合作的日本花道視頻拍攝工作。有了芳賀矢一的「愛草木、喜自然」這個「國民性」理論支撐,前往邀約各流派家元的初次對話才不僅沒離譜而且很投機。就在5月31日的視頻連線發布會暨研討會次日,北京「豆瓣時間」和活字文化?日刻聯合主辦的「生活審美力養成計劃01——贈之以芍藥」活動中,我擔任翻譯陪同特邀嘉賓日本花道流派「華道遠州宗家」家元蘆田一壽先生前往出席。活動中,家元除講授理論課程並指導演示插花之外,還有一個出示一件日常「小美物」環節,先生帶上了自家小小的方木酒盒,說這東西在日本人家裡隨處都可以看到。他將這個最早作為度量衡容器使用漸漸成為酒杯的木盒與SKP RENDEZ-VOUS書店吧台的高腳杯組合成花器,現場創作出一個不同尋常的插花作品。這個「小美物」,恰是《國民性十論》第七章「纖麗纖巧」中稱作「可愛之物」的一個經典詮釋。

最後,要感謝三聯書店和編輯顧瑜老師。感謝編輯過程中的認真負責,感謝出版之後給我們提供與香港兩位學者老師及與會者對話的機會。承蒙三聯書店的成全,這本隔時百年的外國書,才終於以中國文字的形式,展現在希望讀到它的讀者面前。沒有這個平台,翻譯得再認真再下功夫,也只是自家書房裡的自言自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文導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文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