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十條古道,99%的人只走過一條!

這十條古道,99%的人只走過一條!

GIF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塵煙中,曾經存在過這樣一些古道,它們夾在古代荒蠻的山水之間,充滿未知的危險和詩意。沿著它們,張騫曾出使西域、文成公主遠嫁他鄉、成吉思汗遠征歐洲大陸……這些道路逶迤過崇山峻岭、大漠黃沙、蒼茫草原,這些道路承載的不只是馬背上的貨物而已,還有路的這端與那端的文明。

1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是古時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西起安徽 省績溪縣伏嶺鎮的魚川,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的浙基田,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績溪縣境內盤山小道長度大約16公里。

因徒步難度不大和秀美的風景,越來越多的驢友加入了徽杭古道的徒步大軍,徽杭古道也成為驢友開啟徒步之旅的第一站。

2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從四川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100多公里;另一條路線從雲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旬、德欽,到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多公里。

在絲綢之路受到世界關注,被學者、專家們爭相研究,並引發旅遊熱潮的時候茶馬古道卻倍受冷落,默默地在深山密林之中。茶馬古道的沉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它的僻遠艱險也是衰落的重要原因。雖然沉寂多年,但今日茶馬古道「熱」起來並不是沒有它的理由。茶馬古道是中華民族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古道本身的歷史、文化韻味且不說,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風光、民俗、文化差異,就能令來過的人深切覺得不虛此行。

3

夏特古道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的夏特牧場,南至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破城子,它溝通天山南北,全長120公里,是聚考古和探險為一體的高危的徒步探險線路,穿越途中,支離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縫、冰河,以及洶湧的南木扎爾特河都會給探險者構成極大的威脅。加上馬匹無法通過木扎爾特冰川,探險者只有靠自己背負所有的裝備食品,在高海拔山區行軍對體力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隨著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貫通,這條古道早已經無人問津,荒涼,有時也是一種美;靜默,或許是生命的另一種傾訴···

4

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風景區地處秦嶺山脈主峰太白山北麓,位於太白縣鸚鴿鎮柴胡山,距太白縣城45公里。李白、杜甫、韓愈、蘇軾、于右任等歷代名人曾多次由此古道登臨太白山,其足跡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從太白山古道登山口進入,沿途每隔二十里一座古廟,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一路風光無限好美景醉人眼,「古風古路仍依舊,今景今韻邀君登」。

太白古道,名字上就有古色古韻的味道,步入其間,感受滄桑,觀風雲千里,嘆青山不老,該是一條充滿遠古留香的美妙線路。

事實上,一路之上早已沒有了古道久遠的留存,只在現代人們的改造中讓你感覺出時代變遷,使得往昔不在,新路悠悠。

5

劍門蜀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1000年前,詩仙李白的詩令劍門蜀道名揚天下。四川有「四絕」——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劍門之險。前三者已成旅遊勝地,惟獨劍門雄關,卻像被人遺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東南亞遊客的心儀之地,也曾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尋訪文明之旅的一個驛站,是什麼吸引了人們虔敬的腳步,是什麼使它成為歷史畫卷中凝重的一頁?

劍門蜀道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陝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450公里。劍門蜀道沿線古迹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皇澤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劍門蜀道沿線美景密布,富樂山四季花似錦,翠雲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峽「飛梁架絕嶺」。

6

陰平古道

陰平古道起於陰平郡,即今甘肅隴南文縣的鵠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 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經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南壩鄉),全長265公里。

陰平古道歷史文化區,集山巒、森林、峽谷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摩天嶺、孔明碑、紅軍戰壕、南天門等眾多歷史文化遺迹於一體,是尋幽探古的好去處。

7

雲台古道

雲台古道(修陵官道)是一條早已被廢棄的古代商道,它北起山西省陵川縣南至河南省輝縣鐵匠庄村,在雲台山風景區南側,已成為河南驢友穿越的經典路線。

據說這條古道修建於公元908年的宋代,是當時山西通往汴梁都城最近的一條大道。可以想像,當時這條古道有多麼繁華,在沒有大型工具、機械設備的時侯要想挖開這樣一條山縫,鋪設這樣一條道路要耗費多大的力量。

8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道路多而且長,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香道,它們互通有無。其中商用道的歷史遺迹最多,過了幾百年歷史,它們雖顯出來殘敗的頹相,風情古韻猶在。你可任意選擇一小段自己徒步穿越。水峪嘴—東石古岩村這一部分屬於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著永定河谷而行,強度不大。西山大道雖東起三家店,但也可直接從水峪嘴開始,翻牛角嶺,再經橋耳澗、馬各庄,到達東石古岩村。

9

旌德古道

旌德古道又稱旌歙古道,位於安徽省旌德縣白地鎮、黃山區譚家橋鎮交界處。古道從旌德縣白地鎮高甲村過天星洞經箬嶺關到歙縣許村茅舍約15公里。

旌歙古道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時由徽州府(歙縣)通往寧國府(宣州)的重要官道,也是徽寧官道中最精緻的一段。沿途有五里洞、如來柱、靠壁洞、天竺庵遺址、旺子洞、天星洞等人文景觀。是目前保護最好、最長的一條徽州古道歷史風貌。 也是中國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10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嶺下可見古人用來喂馬的飲馬槽,古道旁修建了一座半山亭,又名來雁亭。過去沿途共有詩碑136塊,記錄了古代名人志士的名言詩句,現存已不多。

梅花開放的時節,行走在婉轉的古道上,遙想古人當年也好象我們一樣,是否你也詩意大發了呢?

願所有的古道都能永存最美的風景,願我們在欣賞古道風景的時候都能帶著敬畏,因為,這些道路承載的,不只是馬背上的貨物而已,還有路的這端與那端的文明。

GIF

GIF

▽▽▽▽

GIF

▽▽▽▽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愛上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