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投降29年後,他仍在前線作戰,網友:天皇應該為他切腹自盡

日本投降29年後,他仍在前線作戰,網友:天皇應該為他切腹自盡

【本文由「文史長河」原創,未經許可嚴禁抄襲,歡迎分享。點擊關注,讓我們一起暢談歷史!】

作者/長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禍害人類安全多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日軍在亞洲各地相繼撤軍,士兵們都被安排回國,但是有一個日本兵,他的抗爭還未結束,而且一直持續了30年。

這位士兵的名字叫做小野田寬郎,他本身出自一個普通家庭,後來輾轉至中國開始了商業活動。到了1942年時,小野田應徵入伍,開啟了自己長達幾十年的軍事生涯。

1944年,小野田被送回日本,在陸軍中野學校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培訓,這種培訓的主要意義並不是提升身體機能,而是對思想上進行深度洗腦,這次經歷在他思想和靈魂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本軍國主義的邪惡宣傳,讓這個年僅22歲的小伙深信不疑,三個月的洗腦教育讓他堅信日本帝國終贏得一切。於是,帶著難以磨滅的記憶,他來到了菲律賓作戰。

來到菲律賓已經是1944年年末,二戰進程已經接近尾聲,許多士兵心裡明白這場戰爭註定是以失敗告終,但是小野田卻執拗無比,他堅信日本不會輸,要為天皇而戰,祖國一定能實現所謂的「大東亞共榮」。

後來的一場戰役上,隊長谷田要求各部分開進行「游擊戰」,谷田對小野田講:「我們撤退下去,你們進入山地,一定要和敵人周旋,你不能做逃兵,等我的命令你們才能轉移。」

就這樣,隊長谷田這一走就是整整30年,而葬送的也是小野田整整30年的光陰,小野田和其餘幾同伴一起在山林里和敵人周旋。日軍投降之後,美軍在當地用飛機發散傳單,要求所有的日軍繳械投降,但小野田和幾位戰友遲遲不願出去。

他們在山林里居住,食物以野獸為主,有時候會下山偷村民的食物,他們過得十分艱難如同野人一般,這期間他們主要的交戰對象是菲律賓的警察,多年下來一共打傷了130多人。

不過,隊友中一個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出去投降了,另外一個戰死在叢林當中。但小野田的意志力實在驚人,他仍舊堅持作戰,外邊的人告訴他日本已經投降,但是他就是死活不相信。

直到一天,他在叢林里遇到了一個日本探險家,名叫鈴木紀夫。鈴木紀夫告訴他日本已經投降了快30年了。小野田還是半信半疑,他告訴鈴木紀夫自己只服從自己長官的命令,只有長官下命令撤退,自己才能撤退。

於是鈴木紀夫回國,經過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小野田當年的長官谷田義美,谷田帶著一本撤退命令的文件,翻山越嶺來到了山林里找到了小野田,對他下達了投降命令。最終,小野田上交了自己的軍刀,願意投降,而那一年小野田已經51歲了。

說起來也十分可笑,小野田為了天皇而戰,而天皇早在30年前就宣布了投降,而小野田卻一直在「前線」作戰。有網友就曾評論:「這麼忠誠的士兵,天皇應該為他切腹自己了!」

人生能有多少個30年,小野田把自己多半的生命都獻給了戰爭,而罪魁禍首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邪惡洗腦。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小野田確實是忠誠的士兵,這是軍隊國家的幸運,但是過度的執拗,毀滅的是個人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地位堪比李蓮英,失勢後卻和40個太監相依為命
《大宅門》中兩個公認的差演技,如今一個是大導演,一個是金馬影后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