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未能見魯迅最後一面,死後叮囑和魯迅葬一起,最後卻被葬去了別處

未能見魯迅最後一面,死後叮囑和魯迅葬一起,最後卻被葬去了別處

魯迅曾經說過,自己的原配妻子朱安是母親送給他的禮物,愛情是他所不知道的。但是魯迅婚後還是把這件禮物留在了母親身邊,或者說是還了回去,因為要是仔細查閱魯迅的資料,可以看出魯迅的一生,即使不愛朱安,也沒有多少年是把朱安帶在身邊的,而是放在了母親的身邊,今天我就想數一下朱安一生比較遺憾的事情。

未能見魯迅最後一面,死後叮囑和魯迅葬一起,最後卻被葬去了別處

沒能相夫教子

朱安20歲與魯迅訂婚,這個年齡訂婚算是比較晚的了,後來魯迅去日本留學,然後等了魯迅七年才終於完成了婚禮。這七年的等待,要是值得的,多麼艱苦都能忍受了。但是朱安這七年等得真是冤枉,等了七年,居然等了一個不喜歡自己的男人。而魯迅就這樣把朱安晾了七年,七年的時間都不夠他去反抗這一段錯誤的婚姻。

今天的人看來,魯迅雖然討厭這段婚姻,但也很無奈,畢竟是父母之命,不過這一切本質上就是不夠恨,就好比一段愛情被各種困難羈絆不能終成眷屬而無奈分開的時候,其實本質上就是一方不夠愛。

朱安七年等待成空,沒能與魯迅生下一子一女,魯迅又不理她,對於朱安這個聽話的傳統女人,相夫教子是她人生最大的願望和憧憬,而這最終卻成為了她人生的遺憾。

沒能領養孩子

朱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整日對著婆婆,這種苦悶的日子讓她染上了抽水煙袋的習慣,常常在空暇時間以此打發度日,直到去世為止都沒能戒掉這個習慣。

但是這個時候不要以為朱安已經絕望了,朱安還是對魯迅抱有希望的,她盼著魯迅回頭轉身的那一天,朱安曾這樣說過:


我好比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點往上爬,爬的雖慢,但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我現在沒辦法了,我沒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沒用。

很難想像一個目不識丁的舊式女人能說出這樣感觸極深的話,但是朱安的期待,最終以魯迅在上海與許廣平同居,並且生下孩子的事實而徹底絕望。

未能見魯迅最後一面,死後叮囑和魯迅葬一起,最後卻被葬去了別處

魯迅和許廣平同居第二年後,周老太太也曾有意無意地嫌棄過朱安沒有兒子,朱安曾做過一次激烈的反抗,她怨道:大先生終年都不跟我說話,我怎麼會有兒子?

朱安對魯迅不再抱有希望之後,就曾在書信中跟魯迅說過收養養子的事情。魯迅並不會直接給朱安寫信,但是他在給母親寫信的時候就順帶拒絕了朱安這個事情,魯迅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魯迅拒絕收養養子,這也成了朱安的第二個人生遺憾。確實,沒有這個必要,畢竟魯迅已經和許廣平生有自己的孩子了。但是對於朱安來說,她本人是覺得非常有必要的。

在那個時代,一個女人,沒生過孩子,是人生的一大痛苦,沒當過母親,是人生的一大悲哀,沒人給自己送終那就更加是上輩子是不是做了天打雷劈的事情。這三件凄涼的事情都成為了朱安的標配,沒生過孩子,沒當過母親,沒人送終,孤獨地死去,好像朱安早已算到了這一切,所以才提出收養。

至少收養養子,朱安能當一回母親,而到最後,她的一生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妻子不是,母親不是,她只是一個單身一輩子的女佣人。

未能見魯迅最後一面,死後叮囑和魯迅葬一起,最後卻被葬去了別處

照顧婆婆沒能為魯迅奔喪

朱安雖然不受魯迅的待見,但是始終是魯迅的正妻,魯迅在上海去世,朱安應該去見最後一面。但是卻因為魯迅的母親周老太太身體不好而沒去成,只能在家中設了一個靈位給魯迅守靈。真應了魯迅那句話,她是我母親的太太。這段無性無愛的婚姻結束了,但是朱安卻連丈夫最後一面都沒見到,這也是朱安人生一件遺憾的事情。

守活寡41年 沒能與魯迅合葬

朱安生前曾這樣評價過情敵許廣平:「許先生待我很好。她最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維持我,不斷寄錢來……她的確是個好人。」

1947年,朱安去世,孤零零地走過了69年的人生,遺願是希望能和大先生葬在一起。但是魯迅的「二房」許廣平卻將她葬在了周老太太魯瑞的墳旁,墳前也沒有名字,沒有墓碑。要不是許廣平透露,後人真不知道魯迅的妻子叫朱安。

守活寡了41年,連最後這麼一個卑微的遺願都不能達成,寫到這裡,筆者都不禁一聲悲嘆。筆者對朱安生平憾事的揣測僅是九牛一毛,對朱安來說,嫁給魯迅才是最大的遺憾!

文 | 心做『原創』

圖片參考來自網路


求你們一個事,幫忙點個贊!領導說集夠100個贊,小編今晚才有龍蝦...嗚嗚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