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炎戎馬一生,從明君到昏君的路程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司馬炎戎馬一生,從明君到昏君的路程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司馬炎,字安世,西晉開國皇帝,謚號晉武帝,廟號為晉世祖。出生於公元236年,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身份也算是高貴,他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孫子,也算是猛將之後。而且,後浪也是比前浪更厲害。司馬炎是結束了分裂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晉朝。

早年間司馬炎的命途並不順利,司馬炎是曹魏時期掌權大臣司馬昭的長子,但是礙於司馬昭相比長子司馬炎,他更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司馬攸,於是便想將自己的爵位承襲給司馬攸。但是自古長幼有序,尊卑有禮。眾大臣當然是不同意司馬昭將爵位承襲給司馬攸,司馬昭不得已還是將爵位留給了司馬炎。

在咸熙二年(266年),司馬炎被封為晉網太子。名正言順的便可以承襲他父親的爵位,說來也是命運作弄,在同年八月,司馬昭便因突然中風猝死,司馬炎承襲了爵位,為魏朝的相國,同時也是晉王。

在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二月八日),有一些見異思遷的大臣見司馬炎的權力越來越大,於是這些大臣便謀劃讓魏元帝曹奐退位。還有一批大臣則勸著司馬炎稱帝,但司馬炎也算忠臣,並沒有打算謀權篡位。但一直跟隨司馬炎的那些忠臣卻不甘心,他們帶著朝臣在朝堂上公然逼著魏元帝曹奐寫退位詔書,並讓他主動將帝位傳給司馬炎。

魏元帝曹奐無奈,所有人都在逼他,他如果不退,他們造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還不如自己早早的退位,說不定還能保存自己的性命,而司馬炎也在自己忠臣的勸誡下,同意了。同年,魏元帝曹奐退位,傳位給司馬炎。司馬炎稱帝,並改國號為晉,改元號為泰始。

之後司馬炎開始整理廟堂,他先是在泰始二年,立自己的妃子楊艷為皇后。在泰始三年立自己的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帝司馬衷。在整理廟堂的同時,司馬炎也開始處理十分明顯的內憂外患。在外有東吳的威脅,雖然東吳的實力較弱,但也不可輕視。在內有漢室族人的脅迫,如果不及時處理,那麼他的這個皇位根本就坐不久遠。

司馬炎也的確是一個好帝王,在泰始四年(268年)時,司馬炎的母親,皇太后王元姬去世。同年九月,許多地方都發生了水災,司馬炎果斷的下令開倉放糧,救濟受難的百姓。為了安定國家,平息百姓怨氣,司馬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施行的是寬鬆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但同時也勤儉節約,不可浪費。此次措施,十分符合當時的國情,民生得到了很快的恢復。

在咸豐五年(279年),為了解決東吳這個外患,司馬炎發兵征討東吳。在太康元年(280年),將近兩年的戰事結束,最後一晉國的勝利而結束。東吳滅亡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徹底結束,而司馬炎也統一了中國。

司馬炎在位前期,勤政愛民,不僅下了許多恢復民生的詔令。而且悉心聽取大臣的意見,並對國丈楊駿在朝中安插自己心腹的事情大聲斥責。同時司馬炎還重視律法,自己還親自向百姓解釋律法,得到了百姓極大地支持。但是晉武帝司馬炎在滅東吳後,便開始荒廢政事,荒淫無度,對國家大事不理不睬。隨後晉武帝病危,在五十五歲的時候駕崩。皇太子司馬衷即位後,則更是窩囊司馬衷在位期間,發生了長達十六年的內亂,史稱八王之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年輪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老年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