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資治通鑒》1799——講政治是官場的第一準則

讀《資治通鑒》1799——講政治是官場的第一準則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

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寇魏酒泉,元絜輕之,出城與語;壬子,無諱執絜以圍酒泉。

二月,魏假通直常侍邢穎來聘。

三月,沮渠無諱拔酒泉。

夏,四月,庚辰,沮渠無諱寇魏張掖,禿髮保周屯刪丹;丙戌,魏主遣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督諸將討之。

司徒義康專總朝權。上羸疾積年,心勞輒發,屢至危殆;義康盡心營奉,葯食非口所親嘗不進,或連夕不寐,內外眾事皆專決施行。性好吏職,糾剔文案,莫不精盡。上由是多委以事,凡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令義康選用,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之。勢傾遠近,朝野輻湊,每旦府門常有車數百乘,義康傾身引接,未嘗懈倦。復能強記,耳目所經,終身不忘;好於稠人廣席,標題所憶以示聰明。士之幹練者,多被意遇。嘗謂劉湛曰:「王敬弘、王球之屬,竟何所堪!坐取富貴,復那可解!」然素無學術,不識大體,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府僚無施及忤旨者乃斥為台官。自謂兄弟至親,不復存君臣形跡,率心而行,曾無猜防。私置僮六千餘人,不以言台,四方獻饋,皆以上品薦義康,而以次者供御;上嘗冬月啖甘,嘆其形味並劣,義康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還東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

領軍劉湛與僕射殷景仁有隙,湛欲倚義康之重以傾之。義康權勢已盛,湛愈推崇之,無復人臣之禮,上浸不能平。湛初入朝,上恩禮甚厚。湛善論治道,諳前代故事,敘致銓理,聽者忘疲。每入雲龍門,御者即解駕,左右及羽儀隨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為常。及晚節驅煽義康,上意雖內離而接遇不改,嘗謂所親曰:「劉班方自西還,吾與語,常視日早晚,慮其將去;比入,吾亦視日早晚,苦其不去。」

殷景仁密言於上曰:「相王權重,非社稷計,宜少加裁抑。」上陰然之。

司徒左長史劉斌,湛之宗也;大將軍從事中郎王履,謐之孫也;及主簿劉敬文,祭酒魯郡孔胤秀,皆以傾諂有寵於義康;見上多疾,皆謂「宮車一日晏駕,宜立長君。」上嘗疾篤,使義康具顧命詔。義康還省,流涕以告湛及景仁。湛曰:「天下艱難,詎是幼主所御!」義康、景仁並不答。而胤秀等輒就尚書義曹索晉咸康末立康帝舊事,義康不知也;及上疾瘳,微聞之。而斌等密謀,欲使大業終歸義康,遂邀結朋黨,伺察禁省,有不與己同者,必百方構陷之,又採拾景仁短長,或虛造異同以告湛。自是主、相之勢分矣。

義康欲以劉斌為丹陽尹,言次,啟上陳其家貧。言未卒,上曰:「以為吳郡。」後會稽太守羊玄保求還,義康又欲以斌代之,啟上曰:「羊玄保欲還,不審以誰為會稽?」上時未有所擬,倉猝曰:「我已用王鴻。」自去年秋,上不復往東府。

五月,癸巳,劉湛遭母憂去職。湛自知罪釁已彰,無復全地,謂所親曰:「今年必敗。常日正賴口舌爭之,故得推遷耳;今既窮毒,無復此望,禍至其能久乎!」

太子劭詣京口拜京陵,司徒義康、竟陵王誕等並從,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自江都會之。

上以司徒彭城王義康嫌隙已著,將成禍亂。冬,十月,戊申,收劉湛付廷尉,下詔暴其罪惡,就獄誅之,並誅其子黯、亮、儼及其黨劉斌、劉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徙尚書庫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於廣州,因大赦。是日,敕義康入宿,留止中書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刺史杜驥勒兵殿內以備非常,遣人宣旨告義康以湛等罪狀。義康上表遜位,詔以義康為江州刺史,侍中、大將軍如故,出鎮豫章。

初,殷景仁卧疾五年,雖不見上,而密函去來,日以十數,朝政大小,必以咨之;影跡周密,莫有窺其際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左右皆不曉其意。其夜,上出華林園延賢堂,召景仁。景仁猶稱腳疾,以小床輿就坐;誅討處分,一皆委之。

柏楊白話版:440年(南宋·元嘉十七年)

春季,正月二十日,逃亡到敦煌(甘肅省敦煌市)、故北涼王國任命的沙州州長(刺史)沮渠無諱,反攻已被北魏帝國奪取的酒泉(甘肅省酒泉市)。北魏弋陽公元絜頗瞧不起亡國殘餘,出城跟沮渠無諱對話。

正月二十三日,沮渠無諱生擒元絜,包圍酒泉。

二月,北魏帝國(首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中級散騎侍從官(通直常侍)邢穎前往南宋帝國(首都建康【江蘇省南京市】)報聘。

三月,沮渠無諱攻克酒泉。

四月二十三日,沮渠無諱攻擊北魏帝國佔領下的張掖(甘肅省張掖市)。背叛北魏的禿髮保周(參考去年【四三九年】十月)駐屯刪丹(甘肅省山丹縣)。

四月二十九日,北魏帝(三任太武帝)拓跋燾(本年三十三歲)派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率各軍討伐。

南宋帝國(首都建康【江蘇省南京市】)宰相(司徒)劉義康,總攬中央大權。而南宋帝(三任文帝)劉義隆(本年三十四歲),多少年來,一直患病,稍微有點勞累,病就發作,好幾次面臨死亡。劉義康盡心侍候,藥物非經親口嘗過,絕不使老哥服用,有時一連幾晚都不睡覺。無論宮內宮外都獨斷專行。性情喜愛行政工作,閱讀公文,審查方案都十分精細。劉義隆因此把很多事情交付給他。劉義康所有奏章,只要送進皇宮,立刻就被批准。州長以下官員,全授權給劉義康直接任命。關於赦免或誅殺大事,劉義康就以「主管政府機要」(錄尚書事)身份裁決。威勢傾動遠近,四面八方的朝野人士對他奉承逢迎,無微不至。每天早上,宰相府門外經常停車數百輛。劉義康親自接待來訪的賓客,從來不覺怠倦,而且記憶力很強,耳朵聽過的或眼睛看過的,一輩子都不忘記。他最愛在大庭廣眾之中,展示他的記憶,炫耀自己的聰明。有能力才幹的知識分子,很多人受到重視和被委派官職。曾經對中央禁軍總監(領軍將軍)劉湛說:「王敬弘、王球之流,有什麼能力坐在那裡享福,教人怎麼想也想不通!」(王敬弘和王球都是「窮嚼蛆」清談人物,以不工作為榮,卻名聞全國,身居高位。)然而,劉義康讀書太少,不識大體,政府中有才能的官員都延聘到宰相府,而宰相府沒有能力或冒犯他的官員都貶逐到政府其他機構任職。他認為:兄弟是骨肉至親,對皇帝老哥劉義隆,不太拘束於君臣之間那種禮儀形式,做事坦誠率性,從沒有想到有些行為觸犯禁忌。私自設立衛士六千餘人,未曾報告政府。各地進貢物品,都把上等的呈獻劉義康,而把次等的呈獻劉義隆。冬季的一天,劉義隆吃廣柑,嘆息它外表難看,味道也很差,劉義康說:「今年廣柑,也有好的。」命人到東府(宰相府·建康城南)去取,比皇帝吃的直徑要大三寸。

中央禁軍總監(領軍將軍)劉湛跟國務院執行長(僕射)殷景仁結怨已深(參考四三五年三月)。劉湛打算利用劉義康的力量,傾覆殷景仁。劉義康權勢已經夠大,劉湛再灌他更多迷湯,劉義康就越發膨脹,對皇帝老哥劉義隆,已不能維持作為臣屬的最低禮節,劉義隆心裡憤憤不平。劉湛剛從荊州(州政府設江陵【湖北省江陵縣】)調到中央時(參考四三一年閏六月),劉義隆待他十分優厚。劉湛對於如何治理國家,談論起來,頭頭是道;更熟悉前代的法令規章,敘述分析,能使聽的人忘記疲勞。劉湛每次進雲龍門(宮城【台城】東門),車夫就解開車馬,左右侍從人員和儀仗隊也都四散走開;因為他們知道主人晉見皇帝對話,不到黃昏不會出來;這種情形,習以為常。但是,到了後來,劉湛煽動劉義康為非作歹,劉義隆心裡雖然已經疏離,可是表面上的禮遇,仍一如往昔,曾經對親近的人說:「劉班剛從西方回京師(首都建康)時,跟他談話,常看時間早晚,唯恐他走。最近,我也常看時間早晚,唯恐他不走。」(劉湛,乳名班虎。)

殷景仁秘密勸告劉義隆:「相王(宰相兼親王劉義康)的權力太大,不是國家之福,最好是稍稍壓制。」劉義隆心中同意。

宰相府左秘書長(司徒左長史)劉斌是劉湛的同宗;最高統帥府參謀指揮官(大將軍從事中郎)王履是王謐的孫兒(王謐,對劉裕有知遇之恩;參考四〇四年三月);以及主任秘書(主簿)劉敬文,辦公所主任(祭酒)、魯郡(山東省曲阜市)人孔胤秀;都因陰險和諂媚,深受劉義康的寵信。看到皇帝劉義隆體弱多病,一致認為:「皇上一旦逝世,應該擁護年紀稍長的人當君王。」劉義隆曾經一度病危,命劉義康當託孤大臣,命他立即返回政府。劉義康眼淚不止,告訴劉湛、殷景仁。劉湛說:「天下事,萬分艱難,豈是幼主管得了的!」劉義康、殷景仁並不問答。但孔胤秀等己到國務院(尚書)內政部集會禮儀司(議曹),索取三四二年晉帝國九任帝(成帝)司馬衍逝世、改立老弟十任帝(康帝)司馬岳時的法令規章。但這些行為,劉義康卻一點也不知道。劉義隆病癒後,略微聽到一點消息。劉斌等的陰謀是,準備使帝王寶座最後歸於劉義康;遂結黨組派,嚴密注視宮廷動靜,有人不肯跟自己同心的,一定千方百計加以陷害。又搜集殷景仁的資料,甚至捏造情報,告訴劉湛。從此,皇帝和宰相感情決裂。

劉義康打算用劉斌當首都建康市長(丹陽尹),先向劉義隆報告劉斌家境貧窮,還沒有說完,劉義隆說:「派他當吳郡(江蘇省蘇州市)郡長。」後來,會稽郡(浙江省紹興市)郡長羊玄保請求調回京師,劉義康又想教劉斌接替,報告劉義隆說:「羊玄保走後,不知道用誰?」劉義隆本來沒有決定人選,倉促之間,回答說:「我已用王鴻!」自去年(四三九年)秋季起,劉義隆不再去東府(宰相府·建康城南)。

五月六日,劉湛的娘親逝世,劉湛離職,回家守喪。他也知道自己的惡行已經顯露,不可能保全性命,對親近的人說:「今年一定失敗!過去只是靠口舌言談,支吾拖延而已,現在事情已發展到盡頭,再沒有別的希望。災難就要到來,不會等得太久。」(劉湛的唯一希望是劉義隆死,劉義康坐上寶座。劉義隆既然康復,以劉湛的聰明,他會想到不義的回報。)

五月十八日,故北涼王國沙州(州政府敦煌)州長沮渠無諱再度包圍張掖,不能攻克,退守臨松(張掖市南)。

北魏帝拓跋燾不再出軍討伐,只頒發詔書,命沮渠無諱投降。

六月二十一日,北魏帝國皇孫拓跋濬誕生,大赦,改年號太平真君(之前是大延六年,之後是太平真君元年)。因道士寇謙之呈獻的神秘預言書(《圖籙真經》)上,有句:「輔佐北方太平真君」,所以使用(寇謙之事,參考四二三年十二月)。

南宋帝國太子劉劭(本年十七歲)前往京口(江蘇省鎮江市),祭拜京陵(即興寧陵,一任帝劉裕的老爹、娘親、繼母都葬在那裡,今鎮江市東丹徒鎮東南);宰相(司徒)劉義康、竟陵王劉誕等全都隨從。南兗州(州政府設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州長、江夏王劉義恭從江都(江蘇省揚州市南)前來會合。

秋季,七月三日,北魏帝國永昌王拓跋健攻陷禿髮保周據守的番禾(甘肅省永昌縣);禿髮保周逃走,北魏派安南將軍尉眷追擊。

七月二十七日,禿髮保周(時駐山丹)走投無路,自殺(禿髮保周背叛北魏,參考去年【四三九年】十月)。

八月二十九日,沮渠無諱派他的首都酒泉警備區司令(中尉)梁偉,晉見北魏帝國永昌王拓跋健,請求投降,歸還酒泉城以及所俘虜的北魏將領元絜等。

北魏帝拓跋燾命尉眷鎮守涼州(州政府設姑臧【甘肅省武威市】)。

南宋帝國政府發動第二次流血大整肅(第一次洗血大整肅,誅殺徐羨之、謝晦事;參考四二六年正月)。

南宋帝劉義隆認為宰相(司徒)、彭城王劉義康對自己的恨意己非常明顯,勢將闖出大禍。

冬季,十月三日(原文「戊申」據《宋書·文帝紀》改),命劉義康進宮,立即軟禁在立法院(中書省);又命青州(州政府設東陽【山東省青州市】)州長杜驥率軍在金鑾寶殿戒嚴備戰,防範非常事變。當天晚上,分別逮捕劉湛等,交付最高法院(廷尉),立即發表詔書,宣布劉湛的罪狀,就在監獄中處死(年四十九歲),並誅殺劉湛的三個兒子:劉黯、劉亮、劉儼以及黨羽劉斌、劉敬文、孔胤秀等八人;把國務院法務部軍需司司長(尚書庫部郎)何默子等五人,貶逐到廣州(州政府設番禺【廣東省廣州市】)。大赦。派人向劉義康說明劉湛等罪狀,劉義康上疏請求辭職。劉義隆下詔任命劉義康當江州(江西省及福建省)州長;仍保持高級諮詢官(侍中)、最高統帥(大將軍)舊有官銜,出京鎮守豫章(江西省南昌市。江州州政府自尋陽【江西省九江市】南遷至此)。

最初,國務院執行長(尚書僕射)殷景仁患病卧床長達五年之久(參考四三五年四月),雖然沒有晉見過劉義隆,可是秘密函件每天來往,都有十數次之多,中央政府大事小事,劉義隆都徵求殷景仁的意見,行蹤十分秘密,沒有一個人發覺異樣。逮捕劉湛那天,殷景仁命家人把冠帽衣裳準備妥當,左右人員都不曉得什麼意思。當天夜晚,劉義隆前往華林園延賢堂,召見殷景仁。殷景仁仍聲稱患有腳病,用小椅子抬著進宮入座。劉義隆把所有逮捕誅殺等處分,交給殷景仁全權處理。

讀書筆記:劉義康「素無學術,不識大體」,這句評價很準確。他能力很強,日常事務處理得委好,但是卻沒有把「政治」的基本原則搞懂。「自謂兄弟至親,不復存君臣形跡,率心而行,曾無猜防。」在皇帝家,君臣是第一位的,不能真的用兄弟的身份來相處的。當劉義康派人從自己家拿來大甘時,他有沒有想過皇帝哥哥的感受?

劉義康敗就敗在不懂政治,不講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海讀資治通鑒 的精彩文章:

讀《資治通鑒》1821——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TAG:林海讀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