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厄爾尼諾又來了!今年秋季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厄爾尼諾又來了!今年秋季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消息,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上升,預計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

拉尼娜,即反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大範圍、長時間的異常升高現象。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中東太平洋海溫逐步上升。6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正距平範圍南擴,暖海溫中心最大值超過1℃,Ni?o3.4區海溫距平為0.2℃。7月1-2候,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一步升高,Ni?o3.4海溫指數分別為0.34℃和0.33℃。目前,赤道太平洋次表層均為異常暖水覆蓋,異常暖中心在115oW附近,強度達4℃以上。

2018年6月,南方濤動指數(SOI)由正位相轉為負位相,指數值為-0.31,較5月下降了0.66,熱帶大氣呈現對赤道中東太平洋暖海溫發展的響應特徵。

2018年6月海表溫度距平分布圖(℃)

Ni?o3.4區海溫指數(℃)和SOI指數逐月演變圖。

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模式和統計方法預測,預計赤道中東太平洋將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

面對厄爾尼諾,我們如何應對?

一般情況下,赤道中東太平洋於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我國秋季降水易出現南多北少的空間分布,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冬季,東亞冬季風易偏弱,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我國南方地區降水易偏多。秋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個數可能較常年偏少,但颱風強度偏強。

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監視熱帶海洋和大氣的演變趨勢及影響,及時提供滾動訂正意見。

厄爾尼諾有利有弊,因而不必過度緊張。對氣象部門來說,更應關注厄爾尼諾可能引起相關氣象災害,並提高防災減災意識。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發生髮展是小暖男和冰美人的故事:在赤道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就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當關鍵區月海表溫度滑動平均值低出同期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他倆的相愛相殺對全球氣候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具體判別標準一直是各界存在爭議的話題,針對這一現狀,我國做出了相關標準。

來源|綜合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報社

GIF

『 中國氣象科普 』

不談時政|不聊財經|專註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

| 有趣,有料,有生活 |

關注訂閱號:qxkpw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季 的精彩文章:

EXO朴燦烈親姐姐將秋季結婚 新郎同在媒體工作 網友:祝福姐姐!
台灣中正秋季拍賣會精品推薦:吳昌碩紅田黃印章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