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恢復高考以來,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今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每年高考成績放榜後,各地的高考狀元都會被熱炒一番。如果把如今的高考狀元,跟古代科舉制狀元相比,將有巨大的差距。

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二年(606年)開啟,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廢除。在一千三百多年間,科考的狀元約750多人。這些狀元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他們是優中選優,精華中取精華。

如今我們經常能聽說「狀元」城市、「狀元」學校、「狀元」縣等等。獲得這樣稱呼的地區,無一不是湧現了很多狀元。那麼在古代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地方?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在清朝有這樣一個省會,有著「天下英才,半數盡出這裡」的說法,它就是江南省。由於江南省過於強大,清朝最終將其一分為二,分割成如今的江蘇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

經濟的發達必然會出現眾多優秀學子,如同如今發達地區的高水平教育,這裡也湧現了更多的人才。如果把科舉制全國各地狀元的人數作個排名,江南省有一個縣,它要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這個地方就安徽黃山市的休寧縣。史書記載,從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休寧縣共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一個面積僅2000平方公里,人口還不到10萬人的山區小縣,為何能湧現出如此之多的狀元?

首先,休寧縣古時尊師重教風氣盛行,尤其是徽墨、歙硯、徽紙製作行業繁榮,這為休寧學子的學習、讀書,都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在休寧境內,有目錄可查的著作就達到了700多種。

古代科舉制狀元人數最多的地方,它要是說第二,全國沒人敢說第一

據《休寧縣誌》記載,自宋元以來,境內的各種書院就達到了14所。這樣的規模,在全國來看都是不可想像的。

其次,明清徽商的發達,進一步刺激了休寧縣教育的發展。進一步分析19位狀元的家族特點,其中汪氏佔4位,吳、黃、戴三姓各佔3位,程、金、王、畢、任、沈六姓各佔1位。這些姓氏,基本上都是休寧乃至整個安徽的大家族,因經商而富甲一方。優秀的文化氛圍,強大的經濟基礎,最終促使這裡的狀元一個接一個出現。

參考資料:《古代科舉制研究》、《科舉狀元縣之休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孔融多次諷刺曹操,曹操忍無可忍將其殺掉,臨死前孔融提了一要求
魏延真的有「反骨」?根本不是,之所以被殺,是因為有個人要他死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