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考第一,太監卻說他不能當狀元!結果他成第五名,錯卻不在太監

他考第一,太監卻說他不能當狀元!結果他成第五名,錯卻不在太監

常常有人把高考類比成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蠢哥還是要替高考說幾句話的,至少如今的高考要比科舉考試公平太多了,最重要的原因,就出在這皇帝身上,因為有太多因為皇帝個人喜好而更改狀元的情況,有時候因為某人字寫的好看當上狀元,要不因為長得太丑丟了狀元,或者是因名字取得好而當上狀元,各種奇葩事層出不窮,這次蠢哥要聊的就是一個因為奇葩原因丟了狀元之位的人,這人明明考了第一,而司禮太監卻說:「他不能當狀元。」結果他這第一名直接被換成了第五名,有人肯定要罵這太監壞事了,其實真怪不了太監,只能怪這哥們自己。

書生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那是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又是一年科舉,殿試結束之後,就該挑這狀元人選了,有一位名為祁順的秀才,不僅長得不錯,文采也是一流,再說說他這名字吧,也頗有幾分吉祥的寓意,從各方面來看,他都應該是當年的第一名,他的卷子也被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司禮太監卻毀了他的狀元夢,這太監說:「他不能當狀元,這名字犯了御誨。」當時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他名字里有個「祁」,祁順作為一個老百姓,自然是需要避諱的。其實往嚴重了說,你和皇帝的名字一個讀音都不行,更何況根本就是同一個字呢!

太監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大家還真別怪這太監,他完全是秉公辦事,考官們聽司禮太監這麼一分析,也的確有道理,於是便決定讓後面的人頂上這第一名,當時的二到四名的名字分別是李永通、鄭環、吳英,都顯得過於平庸了,第五名叫王一夔,他們覺得這名字好,「夔」與「魁」同音,說他就應該是狀元,結果這第五名成了狀元,本該是第一名當狀元的祁順就成了第五名。

明英宗劇照

其實解釋這麼多,肯定還是有人要說這是這太監多事,這不是封建制度害人嗎?那完全是胡攪蠻纏,不明事理的說法。原因很簡單。皇家的字輩早就已經昭告天下了,當時明朝皇族輩分「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早已定下,不論當皇帝的是不是朱祁鎮,名字里肯定都會有個「祁」字,祁順作為一個讀書人,難道真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嗎?那他的書恐怕是白讀了!你也別說「避諱」這件事不合理,古代皇帝就是絕對的權威,而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又是為皇室服務的,你連遊戲規則都不遵守,又怎麼談最終奪魁呢?所以在蠢哥看來,祁順之所以丟了狀元,完全是他自己的錯,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此女子下嫁自家奴僕,後奴僕稱王,她成賢后,力保國家40多年安寧
此人得兩塊寶石,貴的贈太后,便宜的贈皇帝,太后卻將他發配邊疆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