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在炎炎夏日是用什麼降溫的呢,他們的想像力不會比現代人差!

古人在炎炎夏日是用什麼降溫的呢,他們的想像力不會比現代人差!

現在每天只要出門就會被汗水浸漬,不禁讓小編想了解一下,古人在沒有空調的時候是怎麼存活的。有人會否認小編說只是現在全球變暖了夏天才會這麼熱,古裝劇里他們夏天裡穿的也很多,所以當時肯定沒有現在這麼熱。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

歷史上記載最熱的一天發生在乾隆八年七月,氣候學家推測當時可能高達44度,天氣預報都報了44度的話,體感溫度肯定超過五十度了。連牛排都能煎熟的天氣,那古人是如何降溫的呢?

首先使用最普遍的是機械降溫,比如說一般都是拉轉式的風扇,靠丫鬟拉動巨大的扇葉送風,另外還有手搖式和水利風扇,使用時可以把風扇放到水池後面或者在前面擺兩盆冰塊或鮮花。這樣的風扇吹出的風不僅涼爽而且還很香,這種模式就像在我們的空調扇里加冰塊再噴點香水在裡面。

古代的有錢人家也很會玩,大戶人家的廳堂還有新風系統,就是在廳堂下面挖一口深井,地面留送風口,將井下的涼風送進室內。這還不算很有錢的,最豪華的是降溫亭,直接將井水引到屋頂,製造人工瀑布來降溫。《西遊記》里的水簾洞可以了解下,猴子那麼厚的毛也可以在裡面安穩度過。

古人還可以利用飲食降溫,早在先秦時代我國就有人工冰箱了,名為冰鑒。它的原理就是在容器的夾層里放入冰塊,冰鎮夾層內的食物或飲料。就和幾年前很多人騎著三輪車賣冰棒,車上載著一個巨大的泡沫箱子,上面蓋一床厚厚的棉被一樣。

宋代的冷飲花樣繁多而且很平民化了,北宋都城開封賣的冰雪冷圓子很受歡飲,做法很像今天的芋圓。到了元朝,蒙古貴族在冷飲里加入了奶製品稱為奶冰,據說馬可波羅來元朝時很愛吃奶冰,並將製作方法帶入了歐洲,這就是冰激凌的起源。

說起來可能大家不信,最早的土耳其冰激凌可能來自中國,所以說中國人對於吃這方面還是走在世界前端的。

那麼我們上談到古人夏天用冰塊降溫,他們把冰放入冰鑒中,那麼他們的冰塊是哪來的呢?究竟是用什麼製冰的?

其實辦法很簡單,就是在冬天存冰、夏天使用。當時的冰塊都取自於城市裡的天然河湖,比如說北京的北海、積水潭、太平湖,還有濟南的大明湖。寒冬時節,工人到湖面切冰,切成一米建方的冰塊運到冰窖里,上面蓋上厚厚的稻草保存,待到夏天時取出使用。

清朝北京的官方冰座就有十八座,存冰量在二十萬塊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衚衕就得名於此,類似的還有西安的冰窖巷,其中冰窖的涼爽程度可比現在任何一個空調房都要舒服。

既然北方可以冬天取冰,那麼在南方這種冬天不結冰的地方怎麼辦?

南方人選擇進口正宗的美國冰塊,連冰塊都存在進口貨。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歐美商人將北美冰塊用商船販運至廣東,這些冰塊在內地非常暢銷,很多人家都會買上一些備著。這種出口冰塊體積特別大,運輸途中還要在冰塊上蓋上一層鋸末防止空氣流通和陽光照射,所以途中融化的不多。

那麼大家可能在猜忌賣冰塊賺錢嗎,特別是還從遙遠的彼岸運輸過來的?的確冰塊賣的不怎麼貴,但沒有辦法,歐美當時需要中國的商品,而中國冰不需要歐美的商品,所以賣冰塊總比空跑一趟強,誰叫他們離不開中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萬說史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創世的職業,明朝女子對此深惡痛絕,如今年輕人卻倍加喜愛

TAG:劉三萬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