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金融管理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江海聯運綜合服務平台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浙江省落實服務國家戰略的新載體、新機遇,肩負著改革創新的重任。目前,浙江自貿試驗區已初步總結出保稅燃料油操作規範創新等59項制度創新成果,並由第三方評估機構完成相關評估,以浙江特色和實踐效果創造浙江改革新模式。
浙江自貿試驗區已啟動59項制度創新中的一項:完善江海聯運綜合服務平台
完善江海聯運綜合服務平台
浙江自貿試驗區發揮舟山作為干散貨集疏運中心優勢,凸顯物流中轉分撥中心功能,依託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台,集「港、船、貨」物流信息於一體,實現舟山港口與長江沿線港口、船公司、物流企業、商貿企業、電子口岸等航運信息平台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強化對江海聯運貨物集疏運能力。
一、主要做法
強化平台功能集成
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台建設結合了智慧港航二期項目和港口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具備交換、交易、服務三大功能,當前交換和服務功能已實現。通過交換功能,滿足企業間、政企間、政府間、區域間的江海聯運物流數據交換需求。通過服務功能,能隨時獲取碼頭泊位、進出港船舶、海進江貨物及長江航道、水位、調度計劃等信息,滿足企業對政務、物流等公共信息服務的需求。
推進平台間數據交換
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台與長江航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實現港口、船舶、貨物等12項數據交換共享,實現江海聯運物流數據和長江通航環境數據沉澱利用。
二、實踐成效
平台已具備港航資源、船務管理、作業申報、船貨跟蹤、長江水運、水文氣象等50餘項信息服務,基本實現公共服務、船盤貨盤、行業監管、數據交換等功能,初步建成江海聯運大數據中心,入駐沿江沿海企業700餘家,與國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長江航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馬鞍山港等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累計交換江海聯運數據超過80萬條,用戶數超過12萬家。平台為企業提供資源對接、物流轉運等服務的同時,也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了即時信息,實時監控追蹤船隻及貨物動向。
三、第三方機構評估意見
評估項目:完善江海聯運公共服務平台
總體評估意見:
該創新案例內容與《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務的相關性等級為中,創新性等級為集成創新,複製推廣性等級為中。
評估詳解
相關性: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建設國際海事服務基地,提升國際航運服務功能,該項制度創新與之有一定的相關性,評定相關性等級為中。
創新性:
評估認為,該平台是集成多種資源、共同服務江海聯運業務開展的集成創新。該平台較好實現了大數據信息共享,集成了涉及多部門、多資源的港航資源、船務管理、作業申報、船貨跟蹤、長江水運、水文氣象等服務功能。因此評定其創新性屬於集成創新。
複製推廣性:
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台屬於適用於特定區域、特定系統的創新,國內具備相關條件和需求的地域有限,或者該類平台不宜重複建設,評估認為,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台的可複製推廣性等級為中。


TAG:中國浙江自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