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人能造槍的時代來了?一3D列印公司將公開設計圖紙
2013年,美國大學生科迪·威爾遜(Cody Wilson)推出了世界上首款3D列印手槍,並在網路平台上分享制槍圖紙,供其他用戶下載。美國政府很快注意到他的高調行為,責令其刪除相關文件。
今年6月,威爾遜在與聯邦政府的法律糾紛中獲勝,其3D列印槍支的設計圖紙也將在8月1日重新上線。「3D列印槍支的時代正式到來。」威爾遜創立的「分布防禦」(Defense Distributed)公司網站這樣寫道。
由於痴迷3D列印技術並受到槍支文化的熏陶,2013年4月,還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院學生的威爾遜造出了一把名為「解放者」的手槍,這把槍的大部分零部件均由3D列印完成。
然而比起制槍,他更希望看到這項技術通過網路擴散。於是,他和朋友們搭建了一個分享槍支設計圖紙的開源平台——Defcad.com,他稱該平台為「槍支維基」,靈感來源於阿桑奇和維基解密。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制槍圖紙上傳僅幾天後,就有超過10萬次的下載量。
當時正值美國最血腥的校園槍擊案之一——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幾個月後,美國社會正籠罩在槍支悲劇的陰霾中。時任總統奧巴馬積極推動控槍法案,控槍問題成為輿論焦點。
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兇手使用的步槍型號是AR-15,而威爾遜也曾用3D印表機造出AR-15的部件,並拍攝視頻展示組裝槍。這讓他很快成為一名備受爭議的人物。
不久,威爾遜就收到了美國國務院發給他的電子郵件,郵件中稱,他在未經國防貿易管制辦公室授權的情況下公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中禁止公布的技術數據,違反聯邦法規,並要求他刪除這些文件。
作為對聯邦政府的回應,威爾遜在30天內刪除了相關文件,但在2015年,他聯合槍械權利組織第二修正案基金會(SAF)起訴聯邦政府,理由是後者要求其刪除文件的行為,侵犯了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他的言論自由權利,並要求政府賠償其經濟損失。
威爾遜和他強大的法律團隊將槍支和言論自由捆綁在一起,指出《國際武器貿易條例》在哪些技術數據應被禁止公開方面的表述模糊不清,所以有關如何制槍的言論未必就不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此外,威爾遜還積極確認其公司客戶為美國公民,以洗脫「出口」之嫌疑,證明公司行為與《國際武器貿易條例》相關條款不存在衝突。
訴訟期間,威爾遜依然在開發新的3D列印槍支圖紙,如AR-15和AR-10。漫長的訴訟期在今年6月以雙方庭外和解告終,威爾遜的3D列印槍支得到「言論自由」保護。
美國司法部門裁定,這些制槍圖紙在技術上並不屬於軍用材料,因此可以被公眾「訪問、討論、使用和複製」。聯邦政府還被要求為威爾遜的公司支付全部法律費用,以及退還一部分註冊費。威爾遜的分布防禦公司則宣布,自8月1日起將重啟3D列印組件和圖紙庫。
然而,威爾遜創立「槍支維基」正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如今,3D列印槍支陸續在世界各地出現,但人們卻常常忽略它的存在與實用是否合法。近日,澳大利亞警方查獲了一批使用3D列印製造的手槍。在澳大利亞,沒有許可證製造火器是非法的。此外,3D列印槍支出現後,與之相配合的3D列印子彈也隨即問世,使3D列印槍支的攻擊能力變得更強大。
從下個月開始,美國人就能合法下載3D列印製槍文件,對於新技術的學習者而言,現成的圖紙可給予他們極大的便利。當他們將下載好的設計圖紙文件傳送到3D印表機中,再選擇合適的材料列印,短短一天時間,就能得到一個攻擊性武器。
批評人士指出,3D列印槍支的出現可引發「鬼槍」數量增長,這些沒有序列號、無法被追蹤的槍支會成為社會安全隱患,還會讓原本就舉步維艱的槍支管制愈加艱難。第二修正案基金會創始人阿蘭·戈特利布表示:「威爾遜的勝利不僅是支持言論自由的第一修正案的勝利,還是對禁槍遊說團體的一次毀滅性打擊。」
有觀點認為,3D列印槍支將成為罪犯的福音。雖然3D印表機目前還未成為家用產品,但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它很可能會普及,屆時恐怖分子、罪犯和未成年人都能以低成本生產出致命武器。
對此,美國一些州已採取應對措施。加州已立法要求3D列印槍支和其他自製槍支的製造者必須向司法部申請官方序列號,並進行背景調查,否則將被控罪。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租金上漲?王石站台的「萬村計劃」引發爭議
※AT&T收購時代華納獲批 內容公司可能會與科技巨頭聯姻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