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族界的「葯神」到底在那裡?

水族界的「葯神」到底在那裡?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會有魚友匯

魚友匯

事實派水族公眾號

最近,去湊熱鬧看了一部流行電影《我不是葯神》。引發了我對水族行業的一些思考。

《我不是葯神》改編自真實事件「陸勇案」,電影的主人公程勇是個典型的市井之徒,靠賣印度的「王子神油」為生,窮困潦倒,交不起房租。機緣巧合的,患慢粒性白血病的呂受益找到了他,告訴他治療慢粒白血病的仿製葯印度格列寧只要500元一瓶,和正版藥效一樣,而醫院裡卻賣到4萬一瓶。如果從印度偷帶回來賣,一定可以賺錢。生活逼迫著程勇走上了這條冒險之路。

開始他將進價500元的格列寧賣到5000,大賺了一筆後被假藥販子張長林威逼利誘,讓出格列寧的代理權。但張長林慢慢抬高價格,許多病人吃不起葯而離世,包括他熟識的呂受益。當呂受益死去,他重新走上了販葯之路,這次不是為了金錢。從道德層面來說是同情悲憫,在法律層面來說是違法,在心理上來說則是自我贖罪。他將500元進價的葯以500元賣出,分文不賺。而後印度格列寧藥廠停產,他從藥店以2000元的價格購買仍然以500元價格賣給慢粒白血病患者。

看完電影,大部分人可能會糾結:走私賣仿製葯的程勇為救白血病人而觸犯法律;正版藥廠售價高昂是因為研發初期成本大;警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不得不打擊犯罪;白血病人因為正版葯價格高昂才不得不購買仿製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多種行為,每個人物主線之間都有衝突,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是令人痛心的無奈。

而作為一個有專業背景的水族從業者,這部電影卻引發了我以下幾點的思考?

為什麼魚友就只能買高價的「仿製葯」(真正水族企業研發的葯,基本不存在),真正好用又便宜的藥品卻很難買到?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儘管水族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整個行業的產值其實卻非常小。不看其他,從行業的老大、老二,年收入數據,能產生多少上市企業?答案很明顯,鳳毛麟角。大家都知道研發是需要費用的,市場規模小意味著,那怕市場都給你吃完,利潤都不足以支撐研發費用。那怎麼辦,魚生病總得治吧?

聰明的從業者,會從最接近的「水產」大行業去借鑒。畢竟,不論是國家資金還是科研力量的支持,水產的行業規模和觀賞魚行業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舉個例子:

孔雀石綠,對於寄生蟲、真菌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作為殺蟲殺菌藥物來使用。所以,我們很多檢疫藥水都是綠色的。

福爾馬林,是一種廣譜葯。對細菌、真菌、部分體外寄生蟲藥效明顯。毒性和副作用小,損傷可控,不會對魚內臟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慶大黴素,抗生素藥物,主要是用來治療腸炎以及細菌感染。

還有EM菌、硝化菌等等,一大批魚友熟悉的產品,他們的技術源頭,主要來自於水產或污水處理的技術。

類似的例子太多,但能以真實的名稱,真實的藥效去面對魚友的又有多少?換一個名稱、換一個包裝,價格馬上翻幾翻。但是以上的藥劑的原頭,這些大家即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基本上很少在流通。

為什麼大家不敢或者買不到這些便宜又好用的藥品呢?

首先,便宜藥商家沒有利潤,就沒有動力去服務。畢竟水族不像貓狗這些成熟的醫療體系,可以合理地收取診金。魚商去服務,不是靠葯賺錢,就是指望這個服務可以綁定客戶,在別的地方營利。一句話,不賺錢的,就沒人賣了,自然不好找。

再者, 這些藥物的使用,多少會存在用量、使用方法、能否混合使用等技術性問題,許多魚不懂也不敢使用。

便宜葯能解決社會問題,但是不營利。不賺錢當然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就如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所說:就算你讓天使去經營一家企業,他想經營下去,都要是營利的。

最後,難道就沒有同時兼顧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企業出現嗎?

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先回到電影中的場景,為什麼這些又便宜又好用的仿製葯會出現在印度?

在現實的國際環境中,重大疾病藥物生產廠家,印度佔了一個相當大的比重,他們以10分之一,20分之一價格來佔領市場。價格奇低,但因為市場規模無比廣闊,一樣帶豐厚的回報。同時,對於那些買不起貴价葯的人,這可能是活下去的希望。

但現在水族藥品行業,基本還處於放養,無監管狀態。因此,大部分企業基本以短期行為為主,能快速投入市場,賣了貨就是錢,投資研發產品?不存在的...

值此希望,水族行業也能早日出現這種模式的企業,讓廣大的魚友不再為高價葯埋單。

-THE END-

今日小編:張大蝦

原作者:宇宙神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友匯水族 的精彩文章:

頂樓做個4X1X1.5米大缸,就不怕鄰居投訴啦?
強迫症魚友,你累嗎?

TAG:魚友匯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