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歷史上消失的古州城,有你家嗎?

安徽歷史上消失的古州城,有你家嗎?

仁州: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置仁州,治所在今安徽固鎮縣新馬橋鎮仁和集。隋大業二年,撤銷仁州入彭城郡, 唐武德四年,復置仁州,治夏丘(宿州泗縣城關鎮東),貞觀八年,廢仁州。仁州轄境大概在今宿州南、靈璧、懷遠、泗縣、靈璧一帶,仁州被撤銷後,唐朝設置宿州,取古宿國為名,所以,仁州,也是宿州的前身,清人周國治《埇上懷古》曰:「徐南形勝數仁州,望中郊原畫里收。」是以「仁州」代稱宿也。埇上即埇橋、宿州城。

濠州:濠州,古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鳳陽縣東臨淮鎮。隋開皇二年置州,前身為鍾離郡。朱元璋吳元年濠州升為臨濠府,後朱元璋廢濠州,在鳳陽建立中都,設立鳳陽府,府治遷往今鳳陽縣城。

譙州:東魏取渦陽郡置譙州,治渦陽城(今安徽蒙城縣城關鎮渦河北岸)。領臨渙縣、永城縣、山桑縣、蘄縣四縣。貞觀十七年省,以臨渙、永城、山桑屬亳州,蘄縣屬徐州。

北譙州:唐武德四年,以臨渙、永城、山桑、蘄4個縣置北譙州,治臨渙縣(今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貞觀八年,增領谷陽縣。十七年,廢州,以臨渙、永城、山桑3個縣改屬亳州;谷陽、蘄縣改屬徐州。唐朝元和四年,臨渙縣改屬宿州,元朝,廢臨渙、符離縣、蘄縣三縣併入宿州。

南譙州:古州名。南朝·陳太建七年(575年)三月設置,隋開皇九年(589年)撤銷。轄境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滁州市市區、全椒縣、來安縣、明光張八嶺以南地區、浦口西部地區、巢湖市部分地區。南譙州治所在新昌郡頓丘縣(今安徽滁州市區),頓丘縣治所原在今安徽宿州境內,後僑治於滁州。

睢州:北魏僑置南濟陰郡,治竹邑縣(今宿州市老符離集);孝昌中,入梁,改置睢州。武定五年,入東魏,仍治竹邑,北周領睢南1個郡,2 個縣。

北徐州:南齊改徐州置,治所在燕縣(今安徽鳳陽縣境內)。

楚州:東魏置,武定七年(549年)改北徐州置。治所在燕縣(今安徽省鳳陽縣)。轄境相當今安徽蚌埠市和滁州市一帶。北齊改西楚州。

還有哪些古州,你知道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福地 的精彩文章:

徐州念念不忘的老八縣,是哪八縣?
宿州歷史上的名人,有兩個開國皇帝和一個開國皇后!

TAG:傳統文化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