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棣搶皇位為什麼能成功?只因這一道聖旨,大臣們不敢打朱棣

朱棣搶皇位為什麼能成功?只因這一道聖旨,大臣們不敢打朱棣

歷朝歷代,似乎都要有那麼一兩個人干一下造反篡位的事。明朝也不例外,雖然開國時很強勢,但是朱元璋一倒,整個大明朝立馬就陷入了內亂。因為朱元璋是白手起家,但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朱元璋為了能讓子孫守住這份基業,也是煞費苦心的。

首先是大力的培養太子,然後是為太子掃除一切障礙。因此大明的開國功臣,幾乎全部被朱元璋殺了。而此後,太子的成長也是很順利,在群臣之間頗有威望,政事上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本來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奈何太子朱標患病了。在古時候醫術頗為落後,很多病都是不治之症。

在沒能挽救回太子朱標的情況下,朱元璋只得把皇位傳給太子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孫子。也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建文帝朱允炆。但是太子去世後,餘下的幾個皇子對於皇位自然也是有所覬覦的,因此建文帝自然也要削藩。

後來皇四子燕王朱棣坐不住就起兵造反了,這朱棣可不比建文帝這種久居深宮的,他可是實打實的帶兵打仗的人。而且當時世人對他的評價是,和朱元璋的手段非常像。

最主要的是朱棣常年在北方用兵,而北方的步騎兵都要比南方的兵要強。再一個就是明朝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的差不多了,以至於建文帝在鎮壓朱棣的時候,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

不過當時建文帝手下的可用之兵仍舊非常多,換句話說,打仗拼的就是人力和財力,只要耗下去,朱棣斷然不是建文帝的對手。但偏偏建文帝下了一道聖旨說:「雖然四叔造反了,但是他始終是我的四叔啊,各位在打仗時千萬不可傷到他的性命。」

這一道聖旨下的,令當時領兵之人很是為難。因為戰場上刀劍都是不長眼睛的,這要是萬一傷了燕王,就等於是抗旨了。因此當時很多人的想法是,這建文帝沒有魄力,而且這爺倆甭管誰當皇帝,這天下還是大明的,還是姓朱,我們還是能當官。而建文帝這種手段來看,八成是抵擋不住燕王的。既然如此,我們幹嘛還一個勁的抵擋燕王,為自己找不痛快呢。

所以因為這一道聖旨下的,很多人就是出工不出力,多是象徵性的抵擋一下,直到燕王打到應天府,一路也沒什麼大的阻攔。而此時在九泉之下的朱元璋如果知道自己的子孫之間發生了這樣的事,不知會作何感想。畢竟誰也很難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造自己家的反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新鮮事 的精彩文章:

最好吃的2大漢堡,肯德基榜上無名!網友:做炸雞的別湊熱鬧了

TAG:安徽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