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史小科普

書畫史小科普

最近在翻閱的一套《宋畫全集》中看到了米家山水

手癢用其筆意擬制了一幅如下圖

權當拋磚引玉

這期就來聊聊米家雲山

· 正· 文· 來· 啦 ·

在傳統中國山水畫里,我們看多了北方山水中的磅礴大氣

有一派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它好像江南女子般秀麗婉約

究其宗源,為北宋米芾一家

大家對米芾的書法應該不是太陌生

米芾(1051-1107)

作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中重要的一員

留下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墨跡

比如蜀素帖

苕溪詩帖

他集書畫、鑒定、收藏於一身

被人們所熟知

其實,他還有另一個隱藏技能——山水畫

這個技能可不是一般的隨意塗抹

而是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不可或缺的一席

其他派講究的皴法

都是通過毛筆和紙的摩擦呈現出來的

比如王蒙的牛毛皴

黃公望的披麻皴

倪瓚的折帶皴

而米家山水的皴法

卻是通過以「染」為主的手法表現的

毛筆蘸飽水,頭部點墨

輕沾細啄

從濃到淡,由焦到濕

人稱「米點皴

然鵝,十分可惜的是

米芾的畫,一張都沒有流傳下來

這時候你該問了

如果米芾的畫既然已經看不到了

我們又怎麼知道這種米點皴是他發明的呢?

這要歸功於元代一名賢人

名曰湯垕(音hòu,字君載)

這人家學淵源,秒於考古

尤精於書畫鑒賞

他將平生所見繪畫編目整理成了一本書

叫《古今畫鑒

自三國魏晉,到宋元當朝

他對八十幾位畫家進行了品評

其中就包含了米芾,以及他的兒子米友仁(1074-1151)

人稱「大米」和「小米

小米是宋高宗在書畫鑒定方面的得力助手

他深得父親真傳,書畫皆繼承家學

那麼小米有沒有山水畫傳世呢?

有,最著名的就是《瀟湘奇觀圖》卷

繭紙本,墨筆,縱19.8cm,橫289cm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前方長圖,請橫屏瀏覽

在《古今畫鑒》中有這麼一段對小米的評論:

能守家學,作山水清致可掬,亦略變其尊人所為,成一家法,煙雲變滅,林泉點綴,生意無窮。小米山水,點綴雲煙,草草而成,不失天真風氣,肖乃翁也。

已知:小米有真跡傳世

且:小米「肖乃翁」(學習他的父親)

又:「乃翁」是大米

所以可以推測出:大米的畫風可以與小米十分相近

且大米的繪畫特徵比小米更加明顯

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小米同志所畫的《瀟湘奇觀圖》細節

這卷畫作是根據真景所繪

米友仁當時居住在江南,正值梅雨季節

一片蒼茫雨霧籠罩著山群、江水、樹木

觀者彷彿閉上眼,就能聞到濕潤的泥土和雲霧的氣息

他們一改前朝用線條雙鉤的表現手法

轉而用大筆觸的水墨積疊,讓染塊面自然互相滲透

形成了變幻無常,煙霧瀰漫的山水氣

平淡天真,水墨淋漓

湯垕稱之為

「善畫無根樹,能描朦朧雲」

正是這種「無根樹」、「朦朧雲」

形成了米家山水中「文人墨戲」的天真趣味

更加地寫意和抒情

此幅畫作的著錄包括:

郁逢慶《書畫題跋記》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

吳升《大觀錄》

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等

看這密密麻麻的收藏印

自宋代大小米開創米家山水以來

後朝擬筆者眾多

元代高克恭:

明代沈周:

明代文徵明:

明代丁雲鵬:

明代董其昌:

清代王鑒:

清代惲壽平:

近代啟功:

哪一個不是名滿天下的大家

這一路看下來

希望大家對米家雲山有所概念

並且

將來在博物館裡看書畫的時候遇到米點皴

相信可以一眼就能發現

這是仿米家的呢!

學到了嗎?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寧國游之三路過古廟
你知道該怎麼選購遮光窗帘么?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