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條單身狗對於養育後代的思考

一條單身狗對於養育後代的思考

你我都可能是皇子皇孫

大學時期的一次卧談會,我和室友們談論養育下一代的問題,我的觀點是以後不結婚,不養育後代,做個自由快樂的單身漢。那些想生兩個,生三個,生一窩的室友聽得目瞪狗呆,紛紛表示超哥可真是個不羈放縱愛自由的騷年,佩服佩服。

帥不過三秒,畢業才兩年,我對養育後代的看法就已反轉。現在的我繁殖慾望強烈,將來至少也得生兩個吧。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轉變,我想除了人到一定年紀後的本能召喚外,還可能是因為畢業後,我少了學生時代不切實際的幻想,多了對真實世界的接觸感知,從不食人間煙火變得接地氣了。

過年回家,我發現爸媽雖用上了智能手機,卻只用來打電話,手機的其它操作基本不會,更別提使用微信支付寶了。我很不理解,告訴他們智能手機很好玩的,我可以教教他們怎麼操作。

爸媽一臉嫌棄,不想學習那些「沒用的」。軟磨硬泡了好久,爸媽才同意嘗試新技能,這場景很像爸媽當年威逼利誘年幼的我學習功課。

爸媽學會新的手機操作後,彷彿打開了新世界,抱著手機搶紅包,刷視頻,玩的不亦樂乎,飯點到了都沒放下手機的意思,飢腸轆轆的我十分後悔教會他們玩手機。

老年人反應慢,記性差,學習能力遠不如年輕人,為了躲避這一事實,他們變的固執守舊,不願接受新事物,進而被時代拋棄,成為社會的邊緣人。

我希望自己老了後,能有年輕人不嫌棄我記性差,反應慢,耐心教我學習新東西。拉我一把,讓我和這個快速變化世界距離更近些。如果真有這樣的年輕人,那他們肯定是我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

希望將來有年輕人教年老的我「玩手機」只是讓我改變觀念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除此還有更功利的。

對,就是很惡俗的養兒防老。養兒真的可能是比買房子更好的投資。

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社會變遷如此劇烈,老年人註定跟不上時代步伐被邊緣化,未來屬於年輕人,如果年輕人中有你的後代,你也會跟著沾光,算有部分未來吧。

大多數情況下,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掙錢能力不是一個級別的,兒女們少去幾趟高檔餐廳,少買一著些鞋子包包,省下的錢可能就夠老人消費一個月了。如果沒有後代,等自己步履蹣跚,年老體衰時,為了生活開支,還得和年輕人競爭工作崗位,那真是晚景凄涼。

可能有人會說,養育後代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如果把養育下一代的付出換成金錢存起來,等老了拿出來養老,或依靠社保機制,不是更好嗎?(當年我就是這麼認為的)現在誰還這麼想,站出來,讓我反駁你一下。

假如這真是一個好方法,大家誰也不傻,定會爭著這樣做,如此人口大減,經濟倒退,放眼四周都是老頭老太,你有錢也難買到服務。

退一步講,別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發現了這個好方法,你能保證自己存的錢跑贏通貨膨脹嗎?想想看,20年前的一百塊能買啥,現在的一百塊能買啥。神馬,你要投資,是投資愛跑路的e租寶們還是投資不爭氣的中國股市?社保就不說了,龐氏騙局。

再退一步講,你老了後,別的沒有,就是有錢,錢真的能給你帶來幸福嗎?隨著年紀的增長,你的需求早已變了。由於荷爾蒙分泌不足,你對漂亮的異性不再有多餘的想法,也不需要豪車豪房,名牌的服裝來增加自己的魅力吸引異性;由於器官的衰老,味蕾的退化,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蠟,吃到胃裡,還不好消化。年輕時能用金錢帶來的幸福,現在統統不管用了。

此時的你更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天倫之樂的滋養。騙子騙取老年人錢財的理論就出自於此,鎖定無兒無女或兒女不在身邊的孤寡老人,然後大爺大娘喊起來,混熟取得信任後,騙起錢來如探囊取物。

此外,你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調皮搗蛋,養育孩子的艱辛麻煩,還應看到孩子的童真可愛,養育孩子給大人帶來的歡聲笑語。

孩子帶給你的幸福感,美好回憶,是花再多金錢都買不到的。

以上是從世俗功利的角度討論養育後代的重要性,現在升華一下,從生物學的角度論證養育後代的必要性。

很多人可能認為人活著最大的目的是追求個人幸福。其實不是,人活著最大的目的應該是大把大把的養育後代,哪怕犧牲自己。

因為後者符合天道,能更大概率的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前者只是爽了自己,他體內的基因卻因為他在養育後代方面的不作為,而被競爭淘汰掉。

今天的我們,可以說都是那些繁殖欲旺盛的先人們的後代,而不是追求個人幸福者的後代。

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有強大的繁殖決心,但孩子不是想生就能生的,養育後代的路上荊棘密布。

首先得有個老婆。

這次來廣州,臨走時,老爸把我拉到一邊,扭扭捏捏說到:兒啊,你也不小了,是時候操心找對象了。這次去南方,如果碰到合適的姑娘,膽大點,勇敢追求啊。反正過兩年,你要是還不能給我領個兒媳婦回來,我就托隔壁王大娘給你安排相親。我嚇懵了,慌忙道:我才不相親,這輩子都不可能相親。老爸怒道:逆子!你以為老子樂意那樣啊?咱老家相親取個媳婦光彩禮錢都得十萬八萬的,你要是能在外面拐個媳婦回來,咱也不用花那冤枉錢了。

我年幼的心靈再次受到重擊,不願再面對複雜的成人世界,趕緊拿起行李,敷衍道:好的我知道了,回頭電話里聯繫,再不出發就趕不上二路汽車了。

留守兒童問題多。

現在的小鎮青年,多數是不願在老家工作的。小地方不願呆,大地方的房子買不起,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真要有了孩子,只能甩給家裡的老爸老媽,這怎能讓人放心?

首先是溺愛孩子。人一老,就會過分慈祥,尤其是對孫輩。過年回家走親訪友,老年人對孩子的溺愛行為簡直觸目驚心,令人髮指。小孩子不管怎麼無理取鬧,老人都賠笑伺候,年輕人想管管,爺爺奶奶趕忙護著。有這些德高望重的幫凶,難怪現在的熊孩子多。

其次是護理不當。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老一輩的人受正規教育的少,他們缺乏科學素養,迷信很多不靠譜的東西,比如小孩有個咳嗽發熱啥的,老年人全然不顧孩子自己的抵抗力,盲目干預。要麼小題大做打針吃藥,過度醫療;要麼心急亂投醫,採用張三李四的偏方,小毛病沒見好,又惹出其它事端。

再者是缺乏管教。小孩子可不是什麼乖巧懂事的小天使,他們是缺少自我約束能力的小惡魔。他們不會辨識是非對錯,只會由著自己的動物本能去和外界博弈,他們很需要一個權威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個權威通常由孩子的慈母嚴父充當,巴不得孫輩騎在頭上作福作威,溺愛感爆棚的爺爺奶奶很難勝任。

孩子上學後,需要家長輔導功課,爺爺奶奶老眼昏花,字都看不清,何談輔導?小孫子一臉認真的問道:爺爺,這道題怎麼做呀?爺爺接過來一看,密密麻麻的瞅了半天也沒看清,為了掩飾心虛,緩解尷尬,爺爺說道:上了一天的學,可把我的寶貝孫子累壞了,咱還是看會動畫片放鬆一下吧。小孫子聽了高興壞了,筆本一扔,打開電視,找到金剛葫蘆娃,客廳里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我的兒不能是河南戶籍。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投胎河南,參加河南高考。是的,在中國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全民熱衷的除了炒房就是小孩教育的國度里,如果你不幸生在河南,且爸媽沒能力給你轉戶口,那你只有接受其它地區里沒你聰明,沒你勤奮的同齡孩子上985,而你只能讀個平頂山學院的不公待遇。

作為曾今的八十萬河南考生之一,我十分不想讓我的下一代還是河南人,如果能成為特殊待遇國的一員,哪怕倒插門做上門女婿我都義無反顧,在所不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颯鍋 的精彩文章:

TAG:瀟颯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