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通為收購恩智浦失敗留後招

高通為收購恩智浦失敗留後招

來源:本文內容來自經濟觀察網,謝謝。

據早前媒體報道,在7月25日最後期限前,高通與恩智浦的併購交易若得不到中國批准,前者將終止該交易。

在多次延長對恩智浦半導體的現金收購要約期限後,高通在今天將最終截止期限設定為美國當地時間7月20日下午5點。

一再被拖延的併購案

記者了解到,荷蘭恩智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設備廠商之一,高通於2016年10月對恩智浦半導體發出收購要約時,被業內認為已經將目光瞄向自動駕駛和物聯網領域。

彼時,高通宣布斥資380億美元(算上債務收購成本達470億美元)收購荷蘭恩智浦公司。

業內人士紛紛指出,高通對恩智浦的回購計劃是高通在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之外實現多元化戰略的關鍵一環,既會重振高通的銷售增長,還會進一步拓展新市場——高通藉此或將在汽車系統和物聯網等領域有所作為。

不僅如此,成功併購恩智浦對高通接下來面臨博通併購有相當大的好處,讓高通拒絕博通併購擁有了反擊利器。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博通與恩智浦在Wi-Fi業務層面一直是競爭對手,同時前者也是後者敵意收購目標,直到被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了潛在交易。

不過,在高通推進收購一事的過程中,並不順利。這一龐大的交易不僅屢屢被恩智浦的股東提出反對,更因涉嫌壟斷,在多國監管機構審批時進展緩慢,甚至被一再擱置,時至今日,僅差臨門一腳,而最關鍵的因素還在於恩智浦方面一直未對併購一事做出積極回應。

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曾在今年5月發出聲明,「儘管收購案已經進行了18個多月,但我們仍在執行之前擬定的收購。即使交易失敗,也將使用現金儲備進行大規模回購,以回報股東。」在此回購聲明發布後,高通股價曾上漲2.5%,告別了此前股價連續下降了17%的局面。

專利收費標準備受詬病

在高通宣布收購恩智浦之初,曾給出每股約合110美元的報價,而恩智浦當時的股價還不到100美元,這一報價直接溢價11.5%,但如今,恩智浦半導體的股價早已突破每股110美元,固然不難理解為何恩智浦方面會拒絕被併購。

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也在於高通方面。一直以來,其在手機領域按照整機售價收取一定比例專利費的商業模式就備受質疑,如今高通試圖通過收購恩智浦,在自動駕駛和物聯網領域採取新的收費策略。

記者從高通於去年11月發布的自動駕駛和物聯網收費標準中,並未獲悉其具體收費標準,但從後續的一些媒體報道中不難發現,也其標準逐步顯現清洗。

在自動駕駛領域將以汽車中的通訊裝置MTU的價格為基數,收取不超過5%的許可費用,MTU的價格約為100美元。而在物聯網設備中,將以其中的M2M模塊來做參考,每個部件收費標準為50美分。

有業內人士指出,5%的授權費用相對合理,50美分的定價策略目前可以接受,但隨著未來規模的擴大,模塊成本價格進一步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授權費的佔比會加大。這一收費模式不禁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車企及晶元企業擔憂起來。

其中,我國不少業內專家直指問題要害:數據顯示,高通每天出貨的物聯網晶元已經超過100萬片,若未來與恩智浦的併購交易被審批通過,除計算機、智能手機外,它在車用晶元、移動支付晶元、微控制器等眾多行業的壟斷會更為深入,甚至會進一步攔阻我國晶元產業的突圍發展。

顯而易見,這一併購案會是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宗交易之一。而恩智浦能幫助高通成為快速增長的汽車晶元和物聯網市場的領頭羊,但結合高通在市場上的收費「暴利」,不免為此併購案的下一步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環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全滿 將投資28億元在韓國建廠
關於「彎道超車」,中國AI晶元有話要說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