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工業機器人這個「-5.9%」的數據,控制器背鍋?

國產工業機器人這個「-5.9%」的數據,控制器背鍋?

7月中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性能優化及智能升級」項目在浙江餘姚舉行,據了解,該項目由浙江智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昌集團」)牽頭,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戶聯合參與。

眾所周知,在工業機器人的總成本中,控制器、減速器和驅動及伺服電機等三大關鍵部件約佔機器人總成本的80%左右。其中,減速機佔比最高,約為33%~38%,驅動及伺服電機約佔20%~25%,控制器約佔10%~15%。

長期以來,我國的三大核心部件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產機器人的競爭力。據CRIA與IFR聯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14.1萬台,同比增長58.1%,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外資機器人銷售10.3萬台,同比增速71.9%,其在市場總量中的佔比達73.2%,比2016年提高5.9個百分點。

與之對應的,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佔有率下滑5.9個百分點,這是國產機器人佔有率五年來的首次下滑。這再度引發了自主品牌可能遭遇邊緣化的擔憂。對此,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表示,此次份額下滑是行業的一次反轉,國產品牌再度面臨非常關鍵的發展階段。

「機器人市場發展進入關鍵期,形勢逼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技術亟待突破。」啟動會現場,專家一致表示,國內連創歷史新高的市場,不應只是國外品牌的盛宴,更應該是國產機器人的機遇。

再看控制器,它相當於機器人的大腦,直接決定了機器人性能的優劣,其與軟體與本體一樣,一般由機器人廠家自主設計研發。因此,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和機器人保持一致,國內企業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同時,工業機器人智能化與柔性化不斷提升,對控制器提出新需求。

因此,開發具有安全性、高實時性、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適應性的網路化智能控制器,成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破局的必經之路。針對破局的具體路徑,智昌集團首席科學家遲永琳指出,控制器產品應當通過應用細分、工藝優化來突破技術瓶頸,提高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該項目聯合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山東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究所、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上海電氣集團、浙江萬豐科技開發公司、埃斯頓自動化等13家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及項目參研人員,打通產學研用多個環節,聯合攻堅,旨在從根本上解決國產控制器的瓶頸問題。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