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為何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真相令人難受!
先說一下格格的意思是小姐,是清朝滿族對於未出閣女子的一個統稱。到了皇太極時期格格被定為清朝貴族女性的專屬稱謂。比如親王女兒稱之為和碩格格,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 貝勒之女稱多羅格格,貝子之女稱固山格格等等。
格格不能生育這個問題是不對的,大多格格是能夠生育的,有的甚至嫁給了皇帝,比如乾隆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就曾經是王府的格格,還有嘉慶的和裕皇貴妃也是格格的身份。
題目中所說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應該指的是清朝皇帝的女兒。實際上清朝皇帝的女兒也稱之為公主。皇后所生之女為固倫公主,妃嬪所生之女為和碩公主。
皇帝的女兒大多不能生育,是很少過夫妻生活,所以大多數也就落得無子女的下場。
封建社會傳統重男輕女,皇室也不例外,清朝公主剛出生之時,便由奶媽照顧其飲食起居,因此公主基本上很少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所以在皇宮裡面長大的公主根本就沒有自由可言。在長大成人後,大部分由皇帝賜給專門的宦官子弟進行聯姻,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
當公主出嫁後,皇帝會賜給公主一套大宅院,供其新婚之用。但是婚後清朝有著嚴格的規定,就是清朝的駙馬只能居住在宅院的外舍,如果公主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進入內宅和公主同居的。
如果公主想要召幸駙馬,就需要徵得隨之而來的奶媽的同意,這時奶媽就會乘機索要賄賂。如果沒有的話,奶媽就會找借口阻攔,甚至恥笑責辱。封建女性懦弱羞澀,根本不敢對比有什麼異議,也就只好聽從奶媽的安排。
就算是有賄賂給奶媽,由於封建女性對於男女之事羞於出口,所以也不會經常召幸駙馬,所以久而久之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導致了公主大多沒有生育。很多公主也因此憂思成疾,鬱鬱寡歡。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公主壽命極短
清朝公主大多短命,很多都無法活到成年。比如順治共有6個女兒,只有一個女兒活到了成年,而且也僅僅活到了33歲時就去世了。
康熙20個女兒中,僅有7人活到了20歲以上。
即便是大清皇宮生活最富裕的乾隆時期,乾隆的10個女兒幼年夭折的就5個,還有3個沒有活過25歲。也就是說活到25歲以上的僅有2人。
嘉慶的4個女兒也是一半夭折,就算是活下來最大的也僅僅活到了31歲。
網上盛傳的道光皇長女打破了奶媽的管束一事,純屬謠傳。道光長女僅僅活到了7歲便夭折了,而且之後連續夭折了2個女兒,直到皇四女才活到了35歲,而且並沒有記錄她生下了8個子女一事。
而到了清朝後期,光緒、同治和溥儀根本沒有任何子女。
這樣看來,清朝的公主大部分都沒有活到出嫁的年齡。即便是活到了出嫁的年齡,由於奶媽的管束,夫妻生活基本很少,所以才造成了沒有生育兒女的現象。


TAG:舞蹈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