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粉紅椋鳥幼鳥全部離巢 三次停工項目即將復工

粉紅椋鳥幼鳥全部離巢 三次停工項目即將復工

「雨停後就可以復工了」。

圖源:@守護荒野

《新疆日報》19日報道稱,半個多月前,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標段K190處的上萬隻粉紅椋鳥,如今已經全部離巢。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該標段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延誤了兩個多月,得加班加點地幹才行!」

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因恰逢粉紅椋鳥育雛,上述項目於6月25日第三次停工讓路。

據《新疆日報》報道,7月18日上午再次去往上述標段K190處時,只見「椋鳥孵化區」的牌子和保護圍欄還在,曾經上下翻飛的上萬隻粉紅椋鳥已不見蹤影。

工地在粉紅椋鳥築巢的堆積砂石處懸掛出宣傳標識。圖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方微博6月26日發布,下同

董志閆表示:「7月14號早上絕大部分鳥就飛走了。我們又觀察了兩天,確定沒有任何幼鳥後,於16日向當地林業部門提交復工申請,昨天已得到批准。」

作為新疆今年重要的公路建設項目之一,國道218線墩那高速公路原計劃於今年10月中旬實現主線通車。然而今年5月施工方準備開工時,突然發現去年爆破形成的碎石帶上,密密麻麻散布著無數小鳥。

這片碎石帶有300米長,就在道路旁邊。「清理起來其實很快,一周就能完成。但有這麼多鳥,我們當時覺得工期還有調整的餘地,所以就想著緩一緩。」他說道。

沒想到這一緩就是兩個多月。

據他透露,「開始是成鳥,6月中旬發現又產了好多小鳥,為此我們先後三次停工。」

剛剛孵化出的幼鳥。

第三次停工後,成千上萬隻粉紅椋鳥上下飛舞,碎石縫中還有無數鵝黃色的幼鳥在張嘴待哺。

成鳥銜著蝗蟲,不停地在餵食。距離這群小鳥不遠處,單體25噸重的挖掘機群靜靜立在路邊。

6月28日,在與當地林業部門溝通後,該項目部正式發布聲明:「在粉紅椋鳥完全孵化出雛鳥並離開之前不會在此處復工。」

7月17日,在實地核實後,新源縣林業局通過正式文件告知施工方:「截至目前,棲息孵化繁殖區已沒有粉紅椋鳥出沒,我局同意貴方恢復施工。」

粉紅椋鳥在新疆伊犁等地被稱為「草原鐵甲兵」,專吃蝗蟲。但他們有一個特點,喜歡在碎石里築巢,等到幼鳥能飛後便會離開。

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介紹,新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粉紅椋鳥滅蝗,至2010年,「引鳥工程」與人工鳥巢建設在北疆推廣開來,大大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量,實現了環境保護與農牧業生產的雙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個稅法修改未提請表決,有委員問「5000元」依據為何?
首個中國自主研發抗癌藥將上市 可治轉移性腸癌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