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愛就有家:一個重組家庭的平凡幸福

有愛就有家:一個重組家庭的平凡幸福

首播:河南衛視每周日早上 8:57

重播:河南衛視每周一下午16:50

《金色夢舞台》欄目由金色管家職業培訓學校冠名播出

7月22日(本周日)早8:57,河南衛視《金色夢舞台》有愛就有家

照片里的姑娘叫楊潔,旁邊是她的妹妹陳凌,她們所在的大家庭曾獲得了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的榮譽,而在這個家裡面,她們是公認的好女兒,在父母親的眼裡,她們是貼心的小棉襖,楊潔曾獲得鄭州市「十大最美子女」和「三八紅旗手」的稱號,而陳凌更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兒,那在這些榮譽和稱讚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好家風促使她們成為了孝老敬親的模範代表呢?

遭遇家庭變故,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孝親敬老模範」楊潔、陳凌姐妹是「全國最美家庭」的一員,雖然不同姓,但她們是親姐妹。因為是重組家庭,所以妹妹陳凌改了繼父的姓。

1996年,楊潔陳凌的親生父親身患疾病,在去世前曾經把楊潔叫到病床前,囑咐她一定要好好照顧媽媽和妹妹們,那年楊潔才12歲。

雖然楊潔年齡還小,但她意識到必須儘快成長來幫助媽媽。父親去世後,母親患上了輕度抑鬱症,在家人的努力勸說下,媽媽同意去醫院治療,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母親才逐漸康復。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楊潔因為年齡小,幹活沒有經驗,插秧的時候前面插著,後面又漂起來了。割麥子的時候用鐮刀還會把腳割傷。因為媽媽生病,12歲的楊潔就學著做飯,切菜的時候切著手,生火的柴火熏得睜不開眼都是常事。因為年齡小還控制不好火候,有時菜炒的不熟,有時會把粥熬糊了。剛開始做飯糊的沒辦法吃,都倒掉了,後來熟練了偶爾會有一點糊的情況,她就把鍋底上面沒糊的盛出來,湊和吃了。

懂事三姐妹:

主動勸母親再嫁

父親去世了,家裡沒有了經濟來源。這個時候就鄉親們就給媽媽介紹對象,但是媽媽害怕三個孩子受委屈,所以一直沒有同意。作為大女兒的楊潔看到媽媽一個人生活太累,每天鬱鬱寡歡愁眉不展。楊潔想起爸爸臨終交代的事,於是就就帶著妹妹們主動找媽媽商量,勸媽媽可以再找一個。媽媽看到三個女兒這麼懂事,心裡很是感動。1998年,媽媽遇到了現在的繼父。

楊潔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也是最懂事的。雖然她一直特別感激繼父,但因為對親生父親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對繼父一直沒有改口,一直叫「大伯」。

1999年,在楊潔快畢業的那年,學校需要交兩千多塊錢學費。楊潔家在農村,家裡孩子多花費也大,拿出這筆錢確實挺難。正當楊潔焦慮的時候,繼父二話沒說就把錢給打過來了

2004年,楊潔媽媽身體不好,來鄭州看病。因為家裡有事繼父不能一直陪著媽媽,於是就把媽媽送到鄭州。離開媽媽的時候,繼父含著眼淚,一步三回頭......那一瞬間楊潔被繼父和媽媽的感情打動了。等到繼父回到家,楊潔第一時間打過去電話,第一個字就喊了聲「爸」,繼父愣了一下,說話的聲音都哽咽了。

陳凌是家裡的小女兒,在2001年隨母親來到了繼父家,因為上學報學籍的問題,媽媽把她的姓從「楊」改成「陳」,但陳凌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始終對繼父叫「大伯」。但陳凌慢慢發現自己稱呼「大伯」的這個男人,對自己非常好,甚至比大伯的親生女兒還要好。買東西先給陳凌買,好吃的先給陳凌吃,就連和大伯家姐姐吵架,大伯都向著陳凌。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爸爸」這個詞就被陳凌順口叫了出來。

培養獨立意識:

給父母借錢上大學

2007年,陳凌高考成績不理想,陳凌心裡不高興,呆在家裡不出門,把情緒發泄到父母身上。後來陳凌的舅舅知道了這件事,就把陳凌教育了很久,舅舅建議陳凌繼續上學,但是前提是生活費自己承擔,學費要向家裡打借條借出來。

陳凌想不通,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去哪裡掙錢?但是為了上學陳凌也只好同意,和父母打了借條。上學之後陳凌勤工儉學,發過傳單,做過家教,擺過地攤。幾年後,陳凌慢慢明白了,舅舅是為了讓自己學會承擔,承擔自己的做事的後果,承擔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可以快速的成長起來。直到現在陳凌還是很感謝舅舅。

陳凌當年欠條上寫下的是在畢業後五年內還清借款。陳凌2010年畢業,在2015年6月21日,陳凌向父母還了借款,共計15000塊。

盡自己所能孝敬長輩

十幾年過去了,楊潔和妹妹都慢慢長大,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事業,可就在這個美滿的家庭剛剛找到幸福方向的時候,父親竟然查出了「癌症」, 這個始料不及的變故,讓這個家蒙上了一層陰影。

2016年8月份,有一段時間楊潔的父親胃口不太好,就去醫院做了檢查,確認是胰腺癌。當知道檢查結果時,全家人都懵了。幸好醫生說發現比較早,腫瘤小,可以儘快手術。做完手術後,父親住了幾個月的院,恢復的情況很好,總算是「有驚無險」。

楊潔說,現在生活了,但是她覺得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不管回家再晚,客廳的燈永遠都在亮著等她;有爸媽陪著,給你做飯吃。

2012年,楊潔夫婦買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他們把朝陽的最大的一個房間留給父母,專門買了質量很好的大床和床墊。怕他們在城市裡寂寞,楊潔愛人還建議讓父母多出去旅遊,楊潔和妹妹就給服務報了旅行團,讓他們去一些地方旅遊。

2014年,楊潔想起父親和媽媽還沒有一套正兒八經的「結婚照」,為了不讓父母留遺憾,楊潔和妹妹一起出錢給父母拍了一套婚紗照。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很漂亮,父母也很高興。

楊潔所在的大家庭被評上「全國最美家庭」後,全體成員都積極維護榮譽,楊潔他們第三代孩子還自覺以「啃老」為恥,以獨立創業為榮。

好家風又有效促進了事業快速發展,幾個到婚齡的表弟表妹全靠自己的努力開辦公司、買車購房、步入小康。生活條件好了,自然想到多回報家人和社會,十來個孩子一拍即合,每月5號前湊出3000多元送到姥姥姥爺手裡,讓老人能隨意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獎勵成績突出的家庭成員,幫助有困難的孤寡老人,這也讓姥姥姥爺晚年的生活更加有成就感、價值感。

傳承台寄語

楊潔——年輕時經歷挫折和磨難是一個人一生寶貴的財富,它能讓您的孩子學會自立、堅強和包容。有愛就有家,用心付出愛,就會得到愛的真誠回報!

陳凌——爸、媽,感謝你們一直對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你們經常說我是你們的小棉襖,我會一直用愛溫暖你們,讓咱們的日子過的更加舒心、幸福!

首播:河南衛視每周日早上 8:57

重播:河南衛視每周一下午16:50

覺得不錯,請點贊↓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夢舞台 的精彩文章:

四世同堂大家庭,清雪堂里好家風

TAG:金色夢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