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氣血兩虛是什麼?

氣血兩虛是什麼?

世醫堂中醫養生

世醫濟世 · 齊聚一堂

一、氣虛

【癥狀】

言語音低、呼吸短促微弱,神疲肢倦,懶於行動,自汗,胸悶,脫肛,滑泄不止,平時易於感冒及血失統攝。

【治葯】

虛則補之。補衛氣,祛外邪。補中氣,助健運。升提中氣下陷。

二、氣鬱

【癥狀】

憂鬱不樂,不思飲食,咽喉堵塞,呼吸困難,胸部痞滿,脅腹痛脹,得噯氣或放矢氣較舒,脈象沉弦,或細弦緊。

【治葯】

氣不流暢,治宜疏利。利喉頭氣結(梅核氣),利胸膈氣鬱,利脘腹氣脹。

三、氣逆

【癥狀】

咳喘上氣,呼多吸少,噎膈,食不能下,或覺有氣自腹上沖。

一、血虛

【癥狀】

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脫頭髮,面色蒼白,爪甲不華,肌膚干清枯裂,形體消瘦,大便難解,婦女月經量少或經閉,舌質淡白,脈象細小或芤。

二、血熱

【癥狀】

目赤,鼻衄,潮熱,失眠,發疹,發斑,婦女月經先期及量多崩漏,

脈細滑數,舌質紅或舌尖生刺。

三、血滯

【癥狀】

身痛拘攣,胸脅腰腹刺痛,瘀塊內阻,積聚有形,婦女月經少而紫黯。

四、失血

【癥狀】

吐血、嘔血,齒衄,便血,尿血,婦人月經過多或淋瀝不斷。

五、氣血兩虛

【癥狀】

面色不華,頭暈心悸,氣短,形寒。

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

1.氣的概念:氣是運行在人體內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極強的能量的活動力,激發和推動機體器官的功能活動,因此也代表五臟之氣和經脈之氣。氣的作用主要是溫養機體和抵禦外邪的入侵,同時參與臟腑功能的新陳代謝。

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

2.血的概念:血即流動於經脈中的紅色液體。血的功能有兩方面。其一,即調養臟腑形體經絡和骨竅。血盛則形健,面紅潤、皮膚光滑、毛髮潤澤、關節靈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盛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血不足則精神恍惚、心悸不安。

血虛:面色無華萎黃、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3.氣血的來源

氣與血來源有兩個方面。其一,稟受於先天之精氣。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其二,即後天之精氣,只通過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氣和自然之精氣。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學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故在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

一、貧血:

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綜合症,主要是血液中紅血球質量不足或血紅蛋白不足所致。

貧血與低血壓不同,低血壓是血壓長期低於90/60mmHg以下出現頭暈等癥狀。兩者不能混同。

貧血的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面色蒼白、疲倦無力、頭暈耳鳴、昏厥、皮膚乾燥、毛髮脫落、指甲易裂。

2.呼吸系統:呼吸急促。

3.循環系統:心動過速。

4.消化系統: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舌淡、口角皸裂。

5.內分泌系統:月經過多或過少甚至閉經。

貧血的種類:

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全球有兩億人患缺鐵性貧血,此外再生障礙貧血和地中海貧血。

缺鐵性貧血:主要是體內鐵質不足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所致。其原因:

1)長期慢性出血,如痔瘡、月經過多、潰瘍病等造成鐵質丟失。

2)偏食、消化系統疾病造成鐵質吸收不足。

3)妊娠、哺乳期及兒童發育期,鐵質需求量增加,造成鐵質相對不足。

再生障礙性貧血:

主要是紅骨髓減少造血功能衰退所致。臨床上可出現常見貧血癥狀外,還有出血、感染等。其原因:

1)藥物中毒。

2)放射性損傷骨髓。

3)感染。

4)腫瘤、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硬變。

地中海貧血:遺傳性血紅蛋白異常。除貧血的一般癥狀外,可見肝脾腫大黃疸等。

中醫學認為貧血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主要與脾胃和肝腎有密切關係。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通過脾胃的運化,化生水合精微轉化為氣與血。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藏精、精生髓、精血再生。

缺鐵性貧血:由於體內鐵質不足而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所致。其原因

1)鐵質丟失太多。長期慢性出血,如痔瘡、月經過多、潰瘍病。

2)鐵質攝入不足。偏食、減肥、缺少鐵質攝入,胃病影響鐵質的吸收。

3)消耗增加。婦女在妊娠及哺乳期以及兒童在發育期需求增加,如攝入不足則貧血。

鐵之緣片是將乳酸亞鐵、阿膠和蛋白鋅都作為功效成分,補鐵、生血加營養三效合一,能更好的預防和改善貧血,增強人體免疫力。

中醫認為貧血的發生主要是脾胃虛弱所致。中醫學認為,氣血的產生來自水合精微。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強健則吸收力強,氣血生化旺盛。中醫對貧血的治療當用健脾益氣,氣血雙補的方法。臨床選用歸脾湯、十全大補湯加阿膠、龜板、鹿茸等。此外,中醫又有「精血同源」之說,腎臟的精氣生髓、髓盛。

中醫治療貧血主要以健脾溫胃入手,補充氣血,化生之源。

養好氣血百病消!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

聯繫我們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宏濟街80號,世醫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醫堂中醫養生 的精彩文章:

伏天養胃用藥膳
最應該吃膏滋的十種女性,有你嗎?

TAG:世醫堂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