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吃什麼?頭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這樣吃,效果最好
對於老百姓來說,頭伏來了,最隆重的事當然是……
吃伏雞!
民間素來有「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的說法,每年頭伏的時候,不少市民都會一大早去菜場買只叫雞,然後回家做上一道美味的「伏姜炒叫雞」,為家人滋陽祛寒。家中有小孩的,更是希望他們吃了能長得更高。
為什麼伏天要吃雞呢?
據說這是因為氣候冬濕冷、夏濕熱,而公雞具有祛濕作用,民間入伏吃雞的習俗,以頭伏雞最受重視。
雞肉,性偏溫、味甘,能溫中、益氣、補虛,是一種很好的滋補性食物,它也是蛋白質含量最多的動物食品。
由於三伏天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所以營養的補充,特別是蛋白質的補充要充分,供應量每天應在100克至120克,初伏吃雞也是這個道理。
1
養氣補虛
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三伏天喝雞湯能為夏令食養「補氣」,改善陽虛,增強體質,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2
防暑祛濕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癥狀。暑濕之氣乘虛而入,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很容易心氣虧耗,出現中暑癥狀。
「濕是萬病之源」,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健脾益氣,讓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才能保證體內水濕運化通暢。伏天吃雞肉,能夠首先調理脾胃,提高脾胃功能從而幫助身體有效祛濕,調養體質。
3
以熱制熱
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一些冰飲為身體降溫。事實上這並不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因為貪戀冷飲會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對於脾胃的消化能力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人體內的陽氣旺於夏,而三伏天中氣溫高,陽氣比較旺盛,所以此時是補充體內陽氣,達到驅寒的重要時段。對於本身陽氣不足的人群,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更要利用三伏天進行熱養生,堅持喝雞湯,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有所改善。
吃頭伏雞是有講究的
首選仔雞
起伏吃雞,要吃鮮活的叫雞,而且必須是當年的仔公雞,當天買、當天殺、當天吃。
做法有講究
要用路邊荊熬水,炒雞時與酒同下,當然不管哪種做法,都會加生薑。也是因為「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而用野生路邊荊則可祛風防暑滋補。
吃法有講究
聽老人們說,吃伏雞時最好穿長衣長褲,還要將衣袖、褲腿紮緊,不吹空調、風扇,吃得大汗淋漓最為有效。
對伏雞的講究,只為更好的發揮滋補養生之功效。
中醫常說「冬病夏治」、「春夏養陽」。吃伏雞可補虛、助陽、溫里、散寒。如果吃仔公雞,還可強筋壯骨、補腎壯陽、消暑排毒。一個伏天不怕熱!
當然,除了吃伏雞,喝涼茶、貼三伏貼也是每年伏天必不可少的習慣。
三伏養生,從吃雞開始,「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趕緊告訴家裡做飯人,準備吃雞肉吧!
覺得不錯
記得底部隨手點贊喲


※緊急!一老人吃了這種常見蔬菜竟中毒,心臟腎臟全部受損!
※夏天是養脾胃的黃金期,清水煮一寶,拔掉病根…效果太驚訝
TAG:7點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