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得卧龍可安天下,曹操為何不請諸葛亮出山?都是為了面子

得卧龍可安天下,曹操為何不請諸葛亮出山?都是為了面子

三顧茅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不過諸葛亮並不像演義當中那樣故弄玄虛,劉備去了兩次連個人影都見不著。真實的情況是兩人三次都見了面,就像現在的求職一樣,前兩次交換一下意見,最後一次一錘定音。

劉備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整個人生都是灰暗的,屢次被打的丟盔棄甲,連老婆孩子都丟了,二十多年顛沛流離。直到遇到諸葛亮,劉備才迎來了生命的曙光,得荊南四郡,赤壁之戰完勝曹操,接著西入益州,一舉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如果劉備不請諸葛亮,曹操大軍早已席捲江東,一統天下了。按理說,曹操一向求賢如渴,對待關羽又送女人、又送官位,怎麼就沒有請諸葛亮下山呢?要知道劉備在荊州住了7個年頭,在徐庶的指點下才找到了諸葛亮,在這期間,曹操完全有時間得到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實現呢?

首先,諸葛亮太年輕了。諸葛亮當時太年輕,16歲就隱居隆中,年少氣盛,諸葛亮出山時,也就二十多歲。江湖上並沒有太多關於他的傳說,世人不清楚他的才能,一直沒有人請他。而且諸葛亮一向心高氣傲,又不肯自降身價去主動投奔別人。

其次,曹操瞧不上諸葛亮。當時曹操剛剛收拾完袁紹,心高氣傲,根本不把名不見經傳的諸葛亮放在眼裡。曹操手下謀士眾多,比如:荀彧、郭嘉、賈詡等等,基本都是投來的。曹操完全沒有必要紆尊降貴,去請諸葛亮。

最後,曹操可能也向劉備一樣請過諸葛亮,結果因為對時局的看法不同談崩了。

總的說來,曹操和諸葛亮都是心高氣傲之人,為了面子誰也不肯低頭,結果曹操錯失天下,諸葛亮也失去了更好的發展平台。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 的精彩文章:

司馬光砸缸你知道,但你知道救出來的是誰嗎?後來他還做了這麼一件事
抗倭第一人,他一戰將倭寇打趴下,比戚繼光早900年!

TAG: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