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疫苗造假易 重塑信任難

疫苗造假易 重塑信任難

「張廣有·疫苗造假易 重塑信任難,[557].醫師報,2018-7-19(2)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發布公告稱,其在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春長生)開展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幸運的是,長春長生涉案疫苗批次並未上市流通,已經全部封存。事發後,國家葯監局迅速責成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收回長春長生相關《藥品GMP證書》,取消該企業狂犬疫苗的生產資格。

長春長生引爆的「狂犬病疫苗造假門」事件,是自2016年3月山東5.7億元未經冷藏疫苗流入18省以來的第二次國產疫苗危機,牽動著公眾已經十分敏感和脆弱的神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葯企高層告訴《醫師報》記者,近年來,她家兒子打過兩次國產狂犬病疫苗,一次用的是蘭州生物,這次正在打的是長春長生,第一次蘭州生物的疫苗不合格,這一次長春長生又造假,兩次都中彩,以後還敢用國產疫苗嗎?不少網友在媒體新聞報道的留言中持同樣的疑問和憤怒:以後的疫苗還能繼續接種嗎?還要繼續接種嗎?

專註研究日本疫苗賠償法例的復旦大學法學院杜儀方指出:「疫苗是一個典型的風險領域,每個正常人,在不知道它全貌的時候,都會往最糟糕的地方去想。風險領域最強調的就是風險交流,只有相關信息得到充分披露,消費者才能理性去選擇與面對。」然而,截止目前,長春長生問題疫苗具體造假的危害以及已經上市疫苗是否同樣違規等問題仍在調查中,但公眾恐慌甚至抵制疫苗的情緒卻不可避免地泛濫起來,公眾不可避免地擔心:萬一長春長生出現大批甚至佔據國內四分之一的狂犬病疫苗是無效的呢?

疫苗造假之後的信任重塑難度遠超其他行業。以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為例,奶粉問題曝光之後,家長們還可以考慮海淘進口奶粉。但疫苗造假髮生後,家長考慮的不再是放棄國產疫苗而選擇進口疫苗的問題,而是出於恐懼而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不再信任國內的預防保健系統,不論是安全的疫苗還是有問題的疫苗,一概拒絕接種,這才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災難。

屆時,我們的醫療衛生界將無法承受成千上萬名兒童因為沒有接種疫苗而暴露在各種疾病感染的威脅之下的後果,這種風險遠遠大於疫苗造假帶來的直接風險。更讓我們陷入不利困境的是,為了消除家長的恐懼心理和對疫苗的信任危機,整個國家的醫療衛生系統被迫花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再次重塑疫苗信任,說服猶如驚弓之鳥的家長們給孩子們接種疫苗,其難度和耗費的資源實在難以想像。因此,我們呼籲國家葯監局從重從快處罰長春長生狂犬病疫苗造假的違法行為,並對所有狂犬病疫苗生產廠家進行全面排查,以儘可能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挽回國產疫苗的聲譽。

《醫師報》7月19日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報 的精彩文章:

職業衛生首席專家李德鴻研究員:社會保障和人文關懷滯後,影響職業病診斷

TAG:醫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