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刀尖親吻你平滑的肌膚,開出片片碎裂的繁花

以刀尖親吻你平滑的肌膚,開出片片碎裂的繁花

相信大家都聽過景德鎮的影青瓷,也知道影青瓷的裝飾手法主要依賴於泥坯上的刻劃。但是你知道么,在後來釉下、釉上裝飾成熟的背景下,單一的陶瓷雕刻裝飾手法越來越被邊緣化了。

這種情況,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有所改善,當時由於經濟的昌盛和統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設置了「造辦處」,陶瓷雕刻才真正發展成為一門新的、獨立的瓷器裝飾藝術。

陶瓷雕刻又稱刻畫或刻花,匠工們大多是先在坯體上用墨畫好底稿,然後用依照線條刻畫。今天壹瓷君就以一款影青暗刻荷花杯為例,向大家介紹常見的一種陰刻法。

首先在雕刻前,我們需要準備好合適的雕刻工具,以前匠工們多用鐵刀、鋼刀,現在耐磨、硬度高的鎢鋼刀是更好的選擇。

雕刻對象最好是低溫燒過的素坯,這樣有了一定的強度,在雕刻時就不容易變形,成品率也就更高。

雕刻前先給坯體補一遍水,目的是去除坯體表面依附的雜質,然後就可以正式「下刀」了。

每刻完一次線條,都需要輕輕吹去塵屑。在經歷過數十刀的雕刻後,一件作品就算是完成了。

陶瓷雕刻師的絕學不僅有刻坯,還能在成瓷了的作品上「動刀」。

刻瓷同樣是在瓷面上先畫好底稿,再用一種由高碳鋼和金剛鑽石製成的特質刀具在瓷器表面刻、鑿。其特點是刻成細點,刻成後的畫面是由無數連接的小孔組成,每個點幾乎深度一樣,邊緣不得有破損,然後塗上顏料或墨,再以蠟覆蓋其上。

民間還有一種四處遊走的刻瓷藝人,走村串戶,專為鄉民的碗盤刻姓或名字。因為在鄉下,人們的紅白喜事酒宴多在祠堂里進行,需借用到許多碗盤,完畢後,按所刻的字樣歸還原主,至今,農村裡的許多碗盤上仍留有這種字跡。

在瓷製品上雕字、鑿畫,一旦定型便無法修改,錯使一分力,釉面的裂縫就會使整個作品功虧一簣。關鍵就在於工具的掌握上,這技法必須得成熟,才能刻出來好的作品。

今天壹瓷君為大家帶來的雕刻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在後期的《雕刻系》欄目中,我們將為大家分享更多發生在雕刻瓷里的趣聞趣事,敬請期待吧~

文 | 景德壹瓷 · 圖 | 部分來源於網路

-

-

壹瓷舍掌柜 私人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肌膚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鏡頭下的淑女,圖3魔鬼身材,雪白肌膚形成鮮明對比呀!
肌膚勝雪、語笑嫣然——陳雅婷

TAG:肌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