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件事兒,只進行了五六天,卻整整影響了焦作三千年!

這件事兒,只進行了五六天,卻整整影響了焦作三千年!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統領伐紂大軍自滅商的大本營——豐和鎬出發,在洛陽孟津渡河,橫穿焦作全境,與商軍大戰於新鄉牧野,最終滅商紂於鶴壁淇縣朝歌。

據專家考證:從武王的軍隊渡過孟津之日,到牧野之戰爆發之日,共有七天時間,其中,焦作修武到新鄉牧野,大約用了一到兩天的行軍時間。也就是說,武王的軍隊在焦作境內的活動時間,約有五到六天。

01

5、6天時間,武王的軍隊在焦作幹了啥

本文寫到這裡,我停下筆,仰望著天花板,自言自語道:「焦作,5、6天時間,怎麼過?」

旁邊的鏟屎官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雲台山2日游,老家莫溝1日游,青天河1日游,陳家溝、月山寺1日游,這5天了吧。第6天嘛,上午影視城、下午和平街逛街看電影,縫山針夜市吃燒烤。完美!」

「哎呀我去!」我拍了一下腦門,苦笑道:「你想哪去了?我是說,武王伐紂,焦作,5、6天時間,怎麼過的?!」

「哦,原來如此!」鏟屎官說。「這件事兒,在焦作是這樣進行的。」

鏟屎官立刻開始了意識流。「話說周武王統領大軍渡過黃河後,向朝歌進發。途經焦作市寨卜昌村時,命人搭台祭祀卜問前程,並預測此戰吉凶勝負。結果,卜卦得一『昌』字,武王大喜。在卜昌村稍事休整後,武王又命令大軍繼續前進。同時,得知事先委託中站區造店、修武縣張弓鋪、待王鎮小王莊製造的兵器、盔甲已下線,武王便派人分頭上門提貨,連同在焦西嘉禾屯、修武千倉村置辦的糧草,一起先行物流押運。大軍行至馬村區安陽城時,大雨不止,部隊無法行進,武王遂下令在此安營紮寨,等待天氣轉晴。在巡返、馬村一帶,武王上馬巡視駐軍,下馬深入軍營了解士兵生活狀況,真是席不暇暖,馬不停蹄。武王巡經演馬礦、張弓村,觀看部隊排兵布陣、修兵演武,指導士兵如何張弓射箭,真是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武王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一連幾日,皆是如此。部隊東征前夜,感恩於前幾日恩村、待王鎮百姓簞食壺漿,貢奉待王美酒款待武王,武王遂宴請當地百姓,與民同樂,其樂融融……」

焦作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自古土沃泉甘,民富物饒,且有險可據。作為商王畿之地,焦作地區是武王伐紂的前線大本營,更是滅商的牢固根據地。

周武王伐紂大軍用了五到六天的時間,在焦作一帶整編、集結、占卜、誓師,於此置辦兵器、補充糧草、修兵演武。由於在焦作地區有了良好的軍事準備,得到了沿途百姓的擁戴和支持,周朝的軍隊才能在牧野一戰中獲勝,從而滅掉了商朝。

如果說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曲慘烈的壯歌,那麼焦作就是譜寫這首壯歌的地方。

02

開發武王伐紂地名資源,待王貢酒是標杆

武王伐紂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在焦作留下了很多印記,焦作的許多地名都與此事有關,如修武、武陟、馬村、待王、恩村、安陽城、演馬、張弓、馮營、王召、寨卜昌、酒奉、大封、造店等。三千多年過去了,這些地名卻一直傳承下來。這些老地名為焦作這座擁有3600年城市史的城市注入了濃厚的情感與人文色彩。

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早已明確: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老地名功在當代,開發老地名惠及千載。

關於與武王伐紂有關的焦作地名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焦作文化學者宋寶塘、焦作師專教授程峰在《武王伐紂與焦作地名傳說》一文中寫道:「與武王伐紂有關的地名傳說,已經擁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無形資產,我們一定要特別珍惜,首先是要保護好這筆文化遺產,其次還要利用好這筆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當代社會生活服務。」

當地的歷史文化名酒——待王貢酒,被譽為千年「活文物」,就是焦作市在開發利用焦作的地名文化資源上的有益探索。

據待王貢酒品牌創始人趙永順介紹,待王貢酒取材於「武王伐紂,待王貢酒」的歷史傳說,他們通過對酒瓶、包裝等的設計,來裝載焦作的厚重歷史與多種文化元素;通過對待王鎮「待客如王,以客為尊」傳統待客之道的宣傳和演繹,以增進目標消費者的文化認同,從而讓焦作的歷史與文化,通過日用消費品,重新走進人們的社會生活。2007年,待王貢酒重新盛裝上市,在許多地方頗受人們喜愛。流傳了三千多年的「武王伐紂,待王貢酒」歷史傳說以待王貢酒系列產品為載體,得到了深度的傳承、創新和推廣,既煥發了生機和活力,也創造了效益。

當年貢奉周武王王者之師的酒叫待王貢酒,獻給周武王的食物所用之麵粉如今也被冠以「武王」之名。根據武王伐紂在焦作一帶的歷史和傳說,焦作市待王麵粉廠開發出了「武王」牌麵粉、挂面。

待王鎮自古以恭迎武王伐紂為榮。從人們天天吃的飯、日常喝的酒里,不難看出這一民風民俗真正地傳承到家了。《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食以言志,酒以載道。這既是約定俗成,也是情懷使然吧。

為了深度開發本地豐富的武王伐紂地名文化和殷商文化資源,焦作市馬村區規劃、推出了「武王伐紂文化園」項目。

武王伐紂文化園項目規劃佔地2000餘畝,以「武王宮」和「紂王宮」兩大宮殿群為核心,景點濃縮從西岐至朝歌一線的山水、風物、關隘及商周國都等風貌,設置兩軍攻關守疆、金戈鐵馬、文攻武衛、闖關斬將、萬舟飛渡、商周對壘、牧野大戰、紂王戲妲己、文王祭天、武王用兵、姜子牙封神等景點,多角度展現華夏改朝換代的古老戰爭畫卷。同時,利用現代的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一部武王伐紂舞台劇,以期為焦作山水賦予新的文化活力和生命。

「武王伐紂文化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該項目目前正處於招商階段。

03

武王伐紂的歷史遺存

武王伐紂在周軍東進沿線留下了眾多歷史遺存。

與武王伐紂有關的歷史遺存主要散布在西安、獲嘉和淇縣境內,如豐、鎬遺址、同盟山、武王廟、牧誓園、摘星台、鹿台等。焦作境內也有多處與之有關的歷史遺存,如商冢、供奉黃飛虎的天齊廟等。

為了紀念武王伐紂這一歷史事件,彰顯百姓對武王仁政、仁義之師的尊崇,古時待王鎮曾設立「待武(王)處」紀念建築。修武縣誌記載的《河內縣進士成文重修孔子問禮廟記》一文說:「略雲吾嘗驅車適修武,得蹟[jì,同『跡』]古二,一曰待武處,一曰孔子問禮處。書稱武王伐紂渡孟津至朝歌,則懷衛之間皆昔所行師處,民之待於此也,宜矣。」由於歲月久遠,「待武(王)處」古迹不知何時已湮沒於歷史的長河。

商朝滅亡後,待王百姓為牢記武王恩德,亦曾刻碑以示紀念。

漢唐年間,佛教開始在中原盛行,普明寺於西待王村應運而建。相傳建寺僧人曾將記載武王伐紂的石碑移於寺內保存,後幾經戰亂,寺院幾毀幾建,原始刻碑下落不明。

如今,普明寺藏有一殘碑,碑文開頭可見「武王伐紂商之民簞食壺漿」等字樣。專家推測,該殘碑應為明清寺院重建碑刻所記載的內容。

04

武王伐紂影響著焦作的城市氣質和調性

「太極故里、山水焦作」品牌已在全國乃至東亞國家叫響,焦作成為全國新興的旅遊熱點城市。但是,掀掉「山水」「太極」這兩件旅遊外衣,你會發現,焦作身上最大的成體系的人文亮點就是「武王伐紂」歷史資源了。

武王伐紂與焦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毋庸置疑,這個具有轟動意義的歷史事件,也深刻地影響著焦作的城市氣質和調性。

修武、武陟、馬村、待王、恩村、安陽城、演馬、張弓、馮營、王召、寨卜昌、酒奉、大封、造店……這些來源於武王伐紂的地名,是很多焦作人的家鄉。每當人們介紹家鄉的歷史文化亮點,武王伐紂總是濃墨重彩的部分。因為,這些熟悉的富有厚重歷史底蘊和文化分量的地名及其傳說,不僅記錄於眾多的史書典籍,也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焦作人的腦海里,並演變為每天要口頭說(如地名)、要觀察(如路標、路牌)和要品嘗(如待王貢酒、武王麵粉等產品)的日常社會生活元素了。

從地名的歷史,可以窺見焦作歷史文化的悠久。從同一時代地名的數量規模,可以見證武王伐紂與焦作沉澱千年、根深蒂固、深至骨髓的關係。因此,家鄉厚重的無處不在的武王伐紂文化資源,使得焦作人更有歸屬感和自豪感,更有文化自信,更熱愛家鄉,更身體力行地傳承和推介地方傳統歷史文化。而挖掘、保護和開發武王伐紂文化資源,既留住了城市的歷史底色和鄉愁,也讓歷史文化遺產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更營造出了富有歷史人文氣息的城市環境,從而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質,提升了焦作旅遊的文化含量。

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焦作是一座活在武王伐紂歷史畫卷里的城市。

這座城市有顏值,更有氣質。

這座城市呼出的每一口空氣,就像焦作影視城上空刮過的風,清新、精緻,帶有一絲神秘和幾分傷感的商周的味道。

05

重走武王伐紂路,沿地名探尋武王足跡

今天,武王的戰車早已消失於三千年之外,一個延續近800年的大周王朝也早已蕩然無存。然而,一大串與武王伐紂有關的地名及傳說,卻可以讓你領略八百諸侯會山陽的浩大場面。一杯待王貢酒,卻可以讓你對話周武王,感受他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牧野疆場的王者榮耀。

如果你要在焦作找尋一點周王朝的印象,那就到焦作影視城看看,景區內精緻雄渾的青銅方鼎、雄偉壯麗的周王宮和西周東遷的大型浮雕,將帶你走進那商風周韻的久遠歲月。

2007年8月上旬,央視四套《走遍中國》欄目攝製組開進焦作,拍攝7集「文化焦作」系列專題片。焦作與武王伐紂豐富的歷史淵源,眾多與武王伐紂有關的歷史遺迹和民俗風情深深吸引了央視記者的眼球,不得不讓該7集系列紀錄片中的《沿地名探尋武王足跡》專題拍成上下2集:《武王伐紂——戰爭前夜》(上集)、《武王伐紂——王者之師》(下集)。

將來,如果有關欄目圍繞武王伐紂這一歷史題材再度拍片的話,我建議最好橫跨西安、洛陽、焦作、新鄉、鶴壁等地,以現在的思維重走武王伐紂路,方能拍出歷史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在待王款待你 的精彩文章:

TAG:我在待王款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