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軍官組團來華學習新戰術,120人剛到就被全殲

日本軍官組團來華學習新戰術,120人剛到就被全殲

原標題:日本軍官組團來華學習新戰術,120人剛到就被全殲


文|書生


《亮劍》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裡面很多精彩的情節都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李雲龍帶兵伏擊鬼子的一個戰地觀摩團,全殲鬼子100多位軍官那段讓不少觀眾大呼痛快。其實這一段並非是虛構的,在真實的抗日戰爭中,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過。


1943年侵華日軍駐華北方面總司令崗村寧次在華策划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繼燒光、殺光、搶光,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場嚴重的災難。同年秋天,崗村寧次又調集了三個師團,共16個大隊的兵力,加上偽軍共計2萬多人,對八路軍太岳根據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掃蕩。這次掃蕩是崗村寧次一手策劃,在戰術方面上,日軍也做了改變,他們一方面尋找我軍主力尋求決戰,另一方面則大肆搶掠物資,燒毀房屋,同時對滲透到敵後的地下工作人員大肆抓捕。


崗村寧次將這次掃蕩中使用到的戰術稱之為是「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並誇下海口,稱要「把中國軍隊逼到黃河邊作戰,不降即亡!」當時東京的日軍大本營覺得崗村寧次這個新戰術非常不錯,想要在日軍中推廣,就從各地抽調了一批年輕的軍官到太岳根據地進行戰地考察,學習。當時崗村寧次雖然在太岳地區鬧得很兇,到處尋找我軍主力想要決戰,但一直沒能找到。


1943年10月22日,八路軍386旅第16團在太岳軍區二軍分區司令員王近山的帶領下跳出了鬼子的圍剿圈,來到了山西韓略村。這個村子位於鬼子掃蕩的主要交通線臨屯公路上,公路兩邊都是陡峭的懸崖,地勢險要,非常適合設伏。加上鬼子那時候在韓略村一帶非常猖獗,王近山就決定在這裡打鬼子一個伏擊。23日下午,第16團士兵在當地民兵的幫助下,對韓略村附近公路周圍地形進行了偵察,尋找伏擊地點。



24日凌晨,第16團4個連的士兵進入伏擊崗位,等待著鬼子的到來,一直到早上8點多。一隊鬼子軍車才浩浩蕩蕩的出現了公路上,一進入伏擊圈,埋伏在周圍的戰士就用手榴彈、擲彈筒瘋狂的攻擊鬼子軍車。這韓略村當時是在崗村寧次的控制的地盤,這隊鬼子根本沒想到在崗村寧次的地盤上還有中國軍隊伏擊他們,一時間都被打蒙了。


一輪手榴彈轟炸過後,埋伏在兩邊的士兵迅速沖了下去,和鬼子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搏鬥,除了3個鬼子鑽到地窖里撿了條命,其他人全部被打死了。事後王近山才知道,他們幹掉了這群鬼子就是日本東京方面派來學習的戰地觀察團,成員都是「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的年輕軍官,足足有120多人,此外還有隨行的60多名日軍士兵也死在了這場戰鬥中。


一戰消滅120多名軍官,這在戰爭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此戰也讓日軍顏面大失,極大鼓舞了泰岳軍區的抗戰熱情,崗村寧次也因此被東京方面罵的是狗血淋頭,抽調大批軍力圍剿王近山,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文社 的精彩文章:

抗戰悲壯一幕:學生全部戰死後,老師說:該我了
南京大屠殺時,日軍明知道這裡躲著30萬百姓,為何不敢接近?

TAG:古今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