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畢加索開掛的,竟然是………!

Minuet in G
Candlelight Classics 7
John Livingston
00:00/04:41
配樂:《G大調小步舞曲》
鋼琴大師A.魯賓斯坦一次問他的朋友畢加索,為什麼總畫相同的內容。
畢加索答道:「這不一樣。每畫一次都是不同的太陽,不同的光線,不同的時間。」
「畢加索畫的那啥?亂七八糟我看不懂」
「畢加索的畫,我三歲時候也會畫」
畢加索是誰?我家70歲的老三叔都會說他是畫畫的,畫得看不懂還賣的死貴。
西班牙人骨子裡的風流倜儻還讓一生換了n個老婆的畢加索成為現代女性嘴裡的「渣男」——對,還順帶讓大家覺得藝術家=風流浪子渣男。
今天,仍然是鄭老師的霸屏時間:
▲鄭梓程 ,青年藝術家,視覺設計專業教師,
碩士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主要研究方向:現當代繪畫藝術與當代視覺圖像
據說畢加索一輩子畫了4萬多張畫,
簡直是業界良心!
這個數字什麼概念呢?
正常情況下,
一個畫家一個月可能也就5張油畫,
要達到4萬多張畫,得畫666年!
畢加索還是那個年代僅有的,能活著看到自己作品進入蓬皮杜的畫家。在他之前,人沒掛掉就想紅?沒門。
畢加索腦子裡怎麼想的咱們不知道,大家只知道他十幾歲的時候畫風還很正常:
▲ (十八歲我們還在為愛情流淚,但畢加索的十八歲已經憑這兩張畫拿下全國大獎。得獎之後他說:「寫實的畫真沒意思!」)
二十歲之後,畢加索畫風一變,在開掛的高速公路上開始飆車,一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立體主義」時期,把物體像魔方一樣擰來扭去,就像這個小提琴,那個時候還沒有ps,畢加索全靠眼睛和腦子創造出新的形象)
▲(後來色彩開始騷氣,畫風開始抽象….因為這個時候他又遇到他的女神)
▲(然後把他情人畫成這樣….情人看了想打人)
▲(晚年他說我花了一輩子就是要和小孩子畫的一樣。)
在美術史家眼裡,
畢加索漫長的藝術生涯風格多變,
逼得美術史家們只能用他不同階段的情感經歷來劃分他的脈絡
——因為每一次畫風大變,必定是他又有新的戀情了!
▲(一張圖告訴你畢加索風格的變化,離不開女人)
▲(求畢加索晚年女朋友心理陰影面積)
▲(《小提琴》又名《我愛伊娃》,能把情人畫成小提琴,也是牛逼哄哄)
▲(後來遇到攝影師朵拉,兩人竟然長達八年的戀情)
▲(《朵拉馬爾肖像》,顏色鮮艷豐富,一看就是熱戀期畫的)
▲(《哭泣的朵拉》,這個時候兩人已經瘋狂吵架,瀕臨分手。所以這張畫的感覺很狂暴)
▲(婚內的畢加索大叔戀上17歲少女,畫下著名的《夢》,請問畫中少女為什麼有六個手指?)
如此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然而!我們只知道畢加索會畫畫,
卻不知道他還會捏陶瓷,
甚至不知道他的陶瓷作品影響了現代陶藝的發展!
而這一切竟然源於晚年的戀情。
畢加索與陶器的淵源要追溯到1946年,
65歲的他又為了一段瘋狂的愛,和情人遊歷到法國南部一個擁有制陶業傳統的小鎮,在那裡他認識了著名的制陶坊坊主哈米耶夫婦,並接受他們的邀請,在他們的工作坊創作,這對夫婦將所有制陶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畢加索。
那個時候畢加索的繪畫已經進入像小孩子一樣的抽象階段,怎樣突破畫布將這些形象放到其他材質的物品上去呢?正好這個時候畢加索遇到陶瓷這樣的材質,大為驚喜!他發現原來土、火、水、氣這些大自然基本元素也能在手裡慢慢變成一個個陶瓷藝術品。
還是小白階段的畢加索剛遇到陶瓷時,因為陶藝技術不佳,是把陶盤當平面的畫布來畫的,出現的無非是他作品經常出現的元素:鬥牛、鴿子、女人等。
▲《公牛的肖像》
▲《鳥76號》
▲(剛做出第一批陶盤的畢加索,開心得像個200斤的小胖子)
▲《男人臉》和《女人臉》,竟有點萌萌噠!
很多人都玩過陶藝,
但未必能像畢加索一樣把陶藝變個樣!
經過菜鳥階段的畢加索慢慢掌握制陶技術後,
開始想著怎麼「調戲」傳統陶器造型了!
比如,我們傳統陶器是這樣的造型:
但到了畢加索手裡,變成這個造型:
女人!又是女人!
但!簡直萌出一口鮮血!
瓶口在他眼裡就是女人頭部,
而豐乳肥臀小細腰大長腿,
分別對應了瓶身的其他部位。
更好玩的是他把瓶子的把手變化成女人修長的手,而運用他在「立體主義」的技巧,將五官重新排位,同時呈現一個正面和側面,這和他後期近乎抽象的人物畫形成了一致的作品面貌,並且在有趣好玩的同時又兼顧了器具的實用性。
▲(畢加索後期的畫和陶瓶,是不是感覺很相似?)
都說食色性也~
既然說畢加索離開了女人沒法開掛,
那可能美食就是畢加索開掛後轟下的那一腳油門。
不妨想像一下強壯如鬥牛士的畢加索吭哧吭哧地把畫筆一扔,退後幾步雙手抱胸半眯著眼,端詳眼前的美女模特和畫了一半的作品,精疲力盡的他正發愁如何調整畫面感覺,突然間一盤冒著幽幽玫瑰香的甜點被助手端上。
而這一盤甜點,就是畢加索這個鬥牛士工作期間的燃料,往往會是畢加索最鍾愛的土耳其軟糖,沒有之一。
土耳其軟糖是一種土耳其甜點,類似果凍,說白了有點像中國的麥芽糖。
傳說這種糖混合著玫瑰香水、乳香與檸檬香味能魔咒般讓畢加索主動放下畫筆。
粉色系萌萌噠的外表竟也能讓閱女無數的畢加索大叔化身甜美小奶狗緊緊捏著不鬆手,誰搶跟誰急。
吃貨到這個份上,畢加索必須得是毫不客氣地用藝術頌揚美食。比如這張《加泰羅尼亞自助餐》,若不是標題所言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這畫的啥玩意。
▲《加泰羅尼亞自助餐》畢加索
這張畫可能並沒有畢加索其他人物畫那麼出名,卻也是為數不多能讓畢加索赤裸裸表達對美食愛意的畫。我們都知道自助餐現場是一場秩序井然的視覺盛宴。
老畢在這畫里似乎企圖把那種秩序感畫出來,左下角那一抹紅色的小甜點和上面空空如也的白色餐盤暴露了這是一場讓人慾罷不能的盛宴,客人都把盤中美食清空了,打著飽嗝的老畢趕緊支起畫架記錄下這一幕。
作為不折不扣的beach boy,老畢在頌揚美食之餘之也給海鮮留了一席地。海膽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海鮮就多次出現在他的抽象畫中。在老畢這裡,海膽除了能拿來炒飯還能拿來和頭骨一起入畫。
頭骨和油燈在西方繪畫里一直象徵著生命消逝。
海膽那麼好吃,莫非老畢想表達「生命易逝,應該抓緊時間多吃美食」?


TAG:HELLOVINTAGE唯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