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光與影.東與西

光與影.東與西

作者簡介:春山花落,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學研究生在讀。花草樹木愛好者。

莫奈的《睡蓮》是我最喜歡的油畫之一。

Claude Monet,The Water Lilies - The Clouds, 1920–1926, Musée de l"Orangerie[1]

巴黎橘園美術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一層,兩個圓形的展廳,各放置了三幅長方形睡蓮畫作。

Musée de l"Orangerie – plan | 橘園美術館 – 展覽布置[2]

Musée de L"Orangerie - Water Lilies Room | 橘園美術館 – 睡蓮室[2]

寬大的玻璃,日光隨著時間移動,光影變化間,不變的是睡蓮的迷人。

遊客會站在畫作旁拍照,手機、照相機會留下《睡蓮》美麗的倩影,但更多時候,來到橘園美術館的人們會坐在展廳的座椅上,靜靜地凝視不遠處的睡蓮,觀賞她隨時間、日影變化而綻放出的不同光彩。

Claude Monet,Le Bassin aux nymphéas, harmooie verte, Musée d"Orsay

莫奈,池塘·睡蓮 – 和諧綠色,奧賽博物館,雙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睡蓮Nymphaea tetragona睡蓮科睡蓮屬,英文名 Water Lily – 水中百合。

對睡蓮的植物學描述似乎並不需要 —— 我們總是能一眼認出睡蓮來,很容易就能將睡蓮與荷花區分開來。

去年《十二花神 | 碧台明鏡》中就有一條評論:「…… 另外,睡蓮和荷花的意境也很不同,想想莫奈的睡蓮,完全是另外一種感覺。」

是啊,莫奈的睡蓮,和古畫中的荷花,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對生活有細緻觀察的人,對花草有愛慕之心的人,總是可以輕易地察覺這不同的感覺。

睡蓮廣泛分布在溫帶及熱帶,花大形、美麗、顏色豐富,極具觀賞性。早在19世紀中期,西方就開展了睡蓮的雜交育種工作:1851年英國人Joseph Paxton培育出了第一個睡蓮雜交品種『Devoniensis』。而中國的睡蓮育種起步較晚,直至20世紀末,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科才填補了國內睡蓮育種的空白。

時至今日,我國共選育出120多個耐寒、60多個熱帶睡蓮品種。由此管窺,西方的睡蓮品種一定會更多。

——睡蓮科睡蓮屬的植物可是被譽為「水生植物皇后」(Queen of Aquatic Plants)[3]呢。

在英國皇家植物園中,有一個睡蓮溫室 Waterlily House。

Nymphaea『Kew』s Stowaway Blues』|邱園偷渡者藍

Nymphaea『Kew』s Kabuki』|邱園歌舞伎

Nymphaea georginae|喬治娜河睡蓮 (澳洲睡蓮亞屬 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喬治娜河)

Nymphaea atrans|黑睡蓮 (澳洲睡蓮亞屬) 白色花瓣,外輪尖端藍色,幾天後轉變為深粉色[4]

Nymphaea『Albert Greenberg』|艾伯特·格林伯格(1967年由Berdsey培育;特點:高花序,無胎萌,栽培供觀賞)

Nymphaea『Thongsook』|熱帶睡蓮群 (Slearmlarp Wasuwat培育,1999年面世[5])

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睡蓮溫室並不大,展出的睡蓮品種也只是突出地表現了睡蓮在色彩上的豐富變化。

事實上,在睡蓮屬之下,依據對氣候的適應性,還分有熱帶睡蓮群 (tropical waterlily) 和耐寒睡蓮群 (hardy waterlily);熱帶睡蓮群下還劃分為白天開花睡蓮亞群 (day-blooming waterlily) 和晚上開花睡蓮亞群 (night-blooming waterlily)[3]。

很想一睹晚上開花睡蓮亞群的風采呀。

Nymphaea『Antares』|熱帶晚上開花睡蓮亞群 (Patrick Nutt培育,1974年面世[6])

如果說莫奈的《睡蓮》傳神地描繪了睡蓮在光影變幻間的魅力,那睡蓮的中英文名則傳達了睡蓮在東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意象。

Diana Wells 在 《100 Flowers and How They Got Their Names》中這樣寫道:「據說,睡蓮是可以食用的;依據希羅多德(希臘歷史學家,約公元前485-約公元前425)的描述,睡蓮的根嘗起來"相當甜』。古希臘人認為睡蓮有抗春藥的特性,而在中世紀,修女與僧侶用睡蓮的地上部分與蜂蜜混合調製成一種糊狀物以保持貞操(配方現不得而知)。」

「今日,睡蓮既不食用,可能也不用於製作藥物。但是從泥濘池塘里的渾濁水域中生長出純潔花朵的奇蹟,就像往日一樣具有力量。」

通過Diana Wells的描述,我們或許可以知道,在西方,睡蓮為何會被稱為「水中百合」。

純潔,是關鍵詞。

Nymphaea『Crystal』|水晶(Don Bryne培育,1994年面世[7])

但在中國古代,睡蓮並不引人注目。

「中國睡蓮之父」、入選「世界睡蓮名人堂」的黃國振教授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曾回答了《新民晚報》記者的兩個問題: 為什麼在中國歷代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沒有關於睡蓮的文字記載呢? 哪些國家和地區具有比較長的睡蓮利用歷史呢?[8]

從黃老先生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感知睡蓮在東西方的不同與區別。

答:因為分布在中國的睡蓮不多。目前,在我們國家有三種睡蓮的原生分布,其中花大色艷的兩種都只分布在新疆北部和海南島南端,在歷史上屬於邊遠地區,人煙稀少,很少有人見到,而分布在內地的睡蓮花朵微小,素淡,與花大色艷的荷花相比,自然就很難引人注目了。

答:有關睡蓮融入人類文明的歷史,埃及較為久遠。眾所周知,睡蓮是埃及的國花,在尼羅河畔的一個村莊里,一幅繪於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壁畫中就有睡蓮的身影。在古埃及,人們不僅在宗教慶典儀式,或在為逝者及神壇獻花中大量使用睡蓮,而且貴族們的社交中也常使用睡蓮花。除此之外,睡蓮也常被當作食物,並且還產生了各種藝術圖案和工藝飾品。

Nymphaea『Suwanna』|蘇珊娜(Kanchana Kokhakanin培育,2007年面世[9])

由此推斷,睡蓮的中文名,「睡」字反映了睡蓮的植物特性:睡蓮是喜強光的,並且對陽光反應特別敏感,當初升的太陽呼喚沉睡的「美人」,受到陽光照射的蓮瓣外側生長速度慢於內側,蓮瓣開始綻放;中午強光照射時,外側花瓣生長加快,睡蓮則開始閉合。而夜晚開花的睡蓮則剛好相反,但是其內在機制和環境影響還未有研究闡明。[10]

「蓮」字反映了睡蓮的外形特徵:花型似蓮。

Nymphaea『Forget-Me-Not』|勿忘我(Garet Uemura培育,2004年面世[11])

英國皇家植物園睡蓮溫室中的Nymphaea atrans| 黑睡蓮,就絕類荷花。

雖說外形是「絕類荷花」了,東方的文化底蘊上,睡蓮卻一點也不像荷花。 描寫荷花的古詩文瀚如煙海,名篇佳作數不勝數; 描寫睡蓮的美文佳作,卻意外地難尋。 實是讓人遺憾,又頗為惋惜。

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賦予了睡蓮在各自語境中不同的稱呼。 但相同的,是睡蓮令人讚歎的美麗。

——即使光影流轉,依然魅力驚人。

[1] Water Lilies (Monet series) - WIKIPEDIA

[2] Musée de l"Orangerie - WIKIPEDIA

[3] 劉義滿, Slearmlarp Wasuwat, 柯衛東, 等. 泰國睡蓮考察報告, 中國園藝文摘, 2009, 25(3): 120-124.

[4]Nymphaea atrans–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5]Nymphaea『Thongsook』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6]Nymphaea『Antares』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7]Nymphaea『Crystal』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8] 毛曉華. 中國睡蓮之父講述睡蓮的前世今生. 新民晚報, 2014年7月11日 B16版.

[9]Nymphaea『Suwanna』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10] 「中國睡蓮之父」黃國振解讀睡蓮「奧秘」. 新民晚報, 2014年7月4日 B16版.

[11]Nymphaea『Forget-Me-Not』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文:春山花落

圖:春山花落 / International Waterlily Collection (IWC)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轉載時請保留本聲明。

iPhone用戶可通過下方二維碼打賞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圖鑑 的精彩文章:

花如飛鳥,氣味奇異
花是號角果是兜

TAG: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