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日本侵略中國,戰敗73年之後,為何從未放棄對中國的窺視
1931年,日本蓄意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由於東北軍總司令張學良對形勢的錯誤估計,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導致中國東三省輕鬆落入敵手,中國人民的抗戰生涯正式開始,時間僅隔了6年,1937年,日本就發動了全面的戰爭,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在1945年取得了抗戰的全面勝利。時至今日,中日之戰已經過去了87年,就是日本戰敗都有73年之久,但是日本對中國的覬覦之心從未放棄。
那麼,日本為何對中國如此窺視呢?其實日本至今敵視中國的原因不外乎三個。
第一個原因,日本對中國的資源十分眼紅,時刻想要據為己有。
都知道,雖然在抗戰時期,日軍一直都已「大日本帝國」自稱,但事實上日本根本與「大」字沒有一點關聯,它就是一個小小的島國而已。如果的非要說大的話,也就時野心和胃口比較大。
日本作為一個小小的島國,國土面積狹小,國內的資源異常貧乏,因此,日本發展的許多資源都需要進口,這耗費了日本的大量資金。而中國作為日本的鄰國,不僅國土面積巨大,位列世界第三,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資源十分豐富,對於日本來說,中國就是一個到處埋藏寶藏的福地,中國的富裕和廣闊讓日本嫉妒到發狂,所以日本時刻都想著掠奪中國的資源。
第二個原因,從古自今以來,深深根植在日本人血脈中對在中華大地生活的嚮往。
在近代之前,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榮發達的國家,中華大地的富庶和強盛深入人心,之無數國家嚮往的聖地。早在漢朝時期,中國就已經開通了絲綢之路,中國文化傳遍四方。而當時的日本還是海外蠻夷,沒有自己的文化,百姓還是茹毛飲血的野人,對大漢的繁榮十分羨慕,因此,還特意派遣使者前來學習和朝拜。
中華大地的強盛到了唐朝發展到了頂峰,中國開創了大唐盛世,日本當時還叫東瀛,面對大唐的強盛,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前來學習,甚至,日本的文字都是從中國傳入的。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一直都是日本學習和嚮往的聖地,所以,日本人的祖祖輩輩都對中國有著特別的嚮往,這種嚮往逐漸變成了嫉妒和野心,他們時刻都夢想這取而代之。
最後一個原因,日本在近代和中國結下了血仇。
從1931年開始,在長達14年的戰爭中,日本給中國軍民帶來了3500萬的傷亡,他們和認為和中國之間已經很難在恢復友好,所以,雖然在名義上與中國建交,但是一直將中國當成敵人。


※解放軍歷史之最,王英洲將軍不可思議的超級提拔,一跳三級創造奇蹟
※豪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中華民族,為何在近代屢遭欺辱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