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少林寺武僧團趕到福安,與畲族武術者「一較高下」!

南少林寺武僧團趕到福安,與畲族武術者「一較高下」!

福安新聞網消息「畲族棍術如行雲流水,剛勁有力。少林寺大刀勢如破竹,虎步生風,宛如氣吞山河……」7月19日,泉州南少林寺武僧團一行40多人在該寺方丈常定(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帶領下,乘車4個多小時趕到福安市康厝鄉金斗洋畲村拜訪「認親」, 他們不顧路途疲倦,下車就和福安畲族武術者聯袂向畲村百姓展示一場精彩的武術盛宴。

該村的畲族武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寫的《畲族拳》被列入國家武術文庫。據悉,福安金斗洋畲族武術與南少林五祖拳是同根同源,相傳300多年前,南少林寺武僧林鐵珠和尚為了躲避戰亂,隱居此處並利用農閑之際,為村民防身健體傳授武藝。其弟子雷國楚被畲民譽為「虎豹師傅」,他把南少林武功融入畲族傳統的功夫中,衍化出一種新擊技,並廣收族人傳授武藝,該拳種有獨特風格和地域特色,成為後來聞名遐邇的「畲族武術之源」。

金斗洋畬族拳表演形式以畬拳套路、畬棍對練為主,演練中有一指點穴、二指摸珠、二指鎖喉、三指挑襠、四指插肋、五指抓拿手法;畲族傳統節目「打槍擔」,就是吸收了畬拳畲棍中的拔、挑、架、劈等對打動作,融合體育、武術、舞蹈。「畲拳傳承人們細心觀察少林武僧武術動作細節,以及通過現場武藝互相切磋,覺得一些動作是相似的,應是同出一脈。」該村的省級畲族武術非遺傳承人鍾團玉說,南少林寺此行,擴大了畲拳的影響力。南少林寺武僧團副團長釋理剛法師說,少林武術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次能與福安畲族武術進行交流意義十分重大,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也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武術實踐基地成立,將對畲族武術進校園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金斗洋村各項事業有序開展。以「修舊如舊」對村中古民居進行保護,並在新建築中注入畬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改善人居環境,建成村口景觀綠化帶、休閑亭、露天廣場、停車場、路燈等。不斷傳承和保護畬族武術。自2011年起已累計投入300多萬元,建設360多平方米的金斗洋畬族武術訓練基地,並創新將體育、武術、舞蹈、音樂等元素融入到「打槍擔」和「武術對練」等節目中,讓傳統文化通過各種表演、競技平台得以保留和發展。該村先後獲得「全國農村體育先進單位」「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畬族文化生態保護示範點」「福建省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此次,南少林寺一行除了和寧德市民族中學畲族武術隊、金斗洋村畲族武術隊進行了武術展演交流外,還為寧德市民族中學畲族武術傳承和畲族貧困高考學生的助學捐贈了10萬元。同時,在該村成立了寧德市民族中學金斗洋武術實踐基地,聘請泉州南少林寺常定方丈為武術隊顧問;聘請鍾團玉、雷盛榮為武術隊教練。此外,和泉州南少林寺一起前來的閩南書畫家,還現場揮毫潑墨,將多幅精美作品贈給棲雲寺、金斗洋村。(市委報道組 李廣)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福安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越來越多,咱們福安也越來越有「國際范」!
1400年過去了,至今人們還在傳頌這位福安先賢……

TAG:今日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