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蔡當局人事大變動 台媒:讓人直冒冷汗的新「內閣」

蔡當局人事大變動 台媒:讓人直冒冷汗的新「內閣」

(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台灣網7月20日訊 台灣「中時」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因應年底選舉,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趕在民進黨全代會前改組「內閣」,期望一新民眾耳目,拉抬民進黨選情。但「新閣」才剛起動,多個「部會」就因發言不當再惹爭議。民調清晰顯示,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促進經濟發展及執政能力等三大政黨能力特質指標,遠遠落後國民黨,民進黨當局如繼續任由黨政機器動輒爆出深綠主張或爭議性政策,形同自曝「阿基利斯腱」,讓對手得以輕易重創自己;不論面對「立法院」新會期質詢,或日益逼近的選戰,都將讓支持者冷汗直流。

新任「教育部長」葉俊榮一上任就對台大校長遴選「卡管」案釋出善意,希望台大重啟遴選過程,並不排除管中閔再次參與遴選,但次日就有「黨政高層」放話,重啟遴選必須排除管中閔。「葉部長」與「黨政高層」前後不一,無助爭議的化解。果然,挺管學生譏諷「葉教授」是「新一代干話王」,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發言人袁孝維則希望「葉部長」依法行政,尊重大學自治的精神和遴選委員會的決議,儘速聘任管中閔教授為台大校長,卡管爭端的火焰又被點燃。

新任台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不遑多讓,一上任就拋出「故宮台灣化」政策,他認為台北故宮一直不被認為是「台灣的故宮」,而是「北京的故宮」,台北故宮應「台灣化」,讓其內在連結回到台灣。但此說法一出,立即引來文化界的非議,批評陳其南「拒絕承認台北故宮」,是意識形態主導專業,「純屬政治宣言」。

另外台當局「行政院」新任發言人 Kolas Yotaka (谷辣斯?尤達喀爾)甫上任就被踢爆曾因酒駕遭判刑2個月,由於她堅持使用羅馬拼音才能完整發音她的名字,希望大家能夠尊重與適應。但她的說法遭網友質疑Yotaka是她父親的日本名,日本姓也有漢字卻堅持不用,再說阿美人是母系社會,為何不從母姓?並且反問「少數民族能改用日本名,為何就不能改用中文?」

由於Kolas擔任民進黨不分區民代時,曾在2016年提案刪光「慶祝光復節」預算,指「光復節」是「痛苦」的開始;並且全力推動「修正姓名條例」,主張台灣少數民族得使用少數民族文字登記姓名,被外界認為是為姓名以羅馬拼音取代漢字開路。而且Kolas還希望台灣少數民族小學生寫族語、教會裡的聖經也用羅馬拼音書寫,民進黨當局是否準備進一步推行以羅馬拼音改注漢字呢!

文章稱,「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2018台灣政黨形象」民調,再次顯示蔡英文聲望欲振乏力,賴清德也不再是民意寵兒,更值得民進黨警惕的是,雖然在「改革的魄力與決心」「重視自由與人權」和「重視生態與環境保護」都遠比國民黨獲得更多肯定;然而在「代表一般人利益」和「代表台灣人利益」上,卻幾乎被國民黨追平,只贏4%,這和泛綠營的認知有天壤之別。反觀在「處理兩岸關係」「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以及「較具有執政能力」3個影響選舉最重要的指標上,民進黨都落後。尤其是兩岸關係,國民黨以57.8%對民進黨的10.1%,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以40.1%對17.6%,都是壓倒性完勝。更顯著的警訊是,近兩年來,民進黨整體形象已達空前新低,而國民黨整體形象反而提升。

「中時」認為,這和民眾認為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日益向深綠靠攏有關。蔡英文初上任時一再強調要「維持現狀」,黨內卻總是在「政治正確」當道的習性下,自主或不自主地滑向操作「去中國化」,連綠營自己都在質問:當初是靠中間路線當選的,為何執政後卻不走中間路線?問題是,民進黨一旦轉向深綠,民眾必然不再相信民進黨會「維持兩岸現狀」,這將是影響「九合一」選舉最大的負面因素。

文章最後指出,高達3成3民眾認為,台灣非常需要足以取代兩大黨的強大第三勢力,且中間選民已逼近5成;民進黨不能老是在泛綠的同溫層中討拍、取暖,蔡英文和賴清德更應強力整頓,否則老出「干話王」,年底選情怎能樂觀?若年底選舉民進黨失利,柯文哲勝出,幾乎可以確定,蔡英文最不樂見的2020局面就會出現。(完)

編輯:圈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早安海峽:台媒呼籲兩岸共同申辦世界盃 拿破崙雙角帽拍出35萬歐元
兩岸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復興之路」暑期研習營圓滿落幕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