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盜墓時有個奇怪規矩,斗里的這一樣東西絕對不能動,拿了必死

古人盜墓時有個奇怪規矩,斗里的這一樣東西絕對不能動,拿了必死

從南派三叔的小說裡面,我們接觸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盜墓者的世界,裡面的各大家族,講究情誼和江湖義氣,而是盜墓的目的不是為了發財而是守護,吳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將寶物上交國家。

可是你們知道嗎,古代的盜墓者也遵循幾項盜墓的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決不盜取玉器,這是為什麼呢?

玉器從古至今就是一種很昂貴的寶物,有很多的成語以及詩句都寫到了玉。如果一個人的品格高尚,或者形容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內心的時候,人們常常會將其比如美玉。這也從側面反應出玉的珍貴性。

古人對於玉器也是愛不釋手,富貴人家將玉製成各種形狀,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玉枕、玉佩、玉簪和玉做成的鎧甲——金縷玉衣。

但是我們知道金縷玉衣在出土的時候,其中的黃金絲線已經被抽走了,而散落的玉片卻沒有人動,這多年來來回回的盜墓者,他們為什麼沒有將這寶貴的玉器也帶走呢。

有人會說是因為古代有玉中藏魂的說法。盜墓者忌憚於玉中會留有寶玉前主人的魂魄,害怕他會纏上自己,所以不敢輕易拿走玉器。有人說,是因為玉太重了,而且容易因為碰撞而毀壞,所以盜墓者嫌麻煩就不願意帶走玉器。

其實這兩種猜測都是錯誤的,世上總有膽大的人,也總有不閑玉器重的盜墓者,但是大多數的盜墓者,都遵循盜墓不盜玉器的原則,是因為在古代的曆法之中,有這樣一條罪行,就是盜墓者會被判處死罪。

古代的玉上面通常都會有主人的標識,人們很容易通過玉去判定他的主人是誰。如果盜墓者將玉器也盜出來在市場上流通,那麼非常有可能,讓別人發現他去盜墓了,引起的後果就是會被官府抓起來論罪。

也因此,古代的盜墓者盜墓不盜玉,這正是因此,金縷玉衣才能留存下來,專家通過將黃金絲線再次串在上面,恢復出了多年前的寶物。如今這件寶物呈現在博物館中,訴說著它身上的故事和經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鑒銘心 的精彩文章:

山西挖出一塊石碑,記載著關羽的真實生平,千年來我們都誤解了
她是溥儀的妹妹,大清最後一位公主,臨終前痛苦地說出一句話,字字戳心

TAG:史鑒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