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距離感受崑曲的纏綿悱惻之美

近距離感受崑曲的纏綿悱惻之美

關注文藝之聲

生活里的文藝,文藝里的生活。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演出季

主題:崑曲《牡丹亭》互動活動

時間:7月26日(星期四) 14:00

地點:北京音樂廳

主講:魏春榮 邵崢

主持:董浩《戲迷天地》

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因此它的表演藝術總是有濃厚的抒情意味。本場活動,我們邀請北方崑曲劇院的老師帶領觀眾一起,近距離感受崑曲的藝術魅力。

徵集

聽友福利

免費參與

崑曲唱腔的纏綿悱惻之美,

即便是今人聽來都覺天籟。

它不似京劇的聒噪,秦腔的粗獷,

一歌一曲一詞都唱出了

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風流韻味。

它的聲線近似病態,

卻勾動人心,我見猶憐。

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由明至今,《牡丹亭》幾乎成為崑曲之代名詞——崑腔巍然曲宗,牡丹艷冠群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演出以「訓女延師、花慨師窘、驚夢尋夢、溉園訪夢、題畫離魂、魂游問花、拾畫幽會、淘生還魂」為故事線,向觀眾緩緩展開一副浪漫主義色彩的至美圖卷。

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與侍女春香同去花園賞春。百花盛開,萬紫千紅,斷井頹垣,一片凄清。冷落的園景,更引起麗娘無限感慨,遊興未盡而歸。

麗娘思春,悠然入夢。夢見與一秀才相會在牡丹亭前。群花翩翩起舞,贊助這對純真摯誠的青年情投意合。

但好夢不長,雖然夢和人生靈活現,夢卻尋不見,忘不了。隱情無處訴,痴心難輕拋,麗娘在病中自描春容,題詩其上,竟飲恨與世長辭。

金兵南侵,杜寶奉調鎮守淮揚。行前,按遺言將麗娘葬於後園梅樹之下,並建梅花觀請石道姑照料。麗娘精誠不散,神遊花園,再遇花仙,得群花相助,復與夢中人重逢。

夢中人――廣東秀才柳夢梅,也因訪夢來到南安,寄居梅花觀中養病。一日,夢梅去花園閒遊,恰得麗娘春容,並與魂靈相會,方知麗娘遭遇。

最後,經人與花的援救,麗娘始得還魂,與柳夢梅結為永好。

文末留言

姓名+手機號碼

就有機會參與本次活動

等小編pick你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或網站。

來源:北京音樂廳

記者:王雪

圖文編輯:劉辰瑩 李津嬋 趙倧博 雷夢青(實習)

每 天 帶 給 你

新 鮮 的 獨 家 專 訪

熱 辣 的 文 藝 資 訊

無 厘 頭 的 熱 點 趣 聞

微信:wenyi1066

微博:文藝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之聲 的精彩文章:

8句扎心台詞,測試你是不是電影達人
貴州梵凈山申遺成功,我國13處世界自然遺產你都知道嗎?

TAG:文藝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