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國學:《論語》學習筆記

讀國學:《論語》學習筆記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開篇第一則原文,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名句,後世經常有人在言談文章中引用。

這段流傳深遠的句子,對人們的影響和啟發甚為廣泛。短短三句,道出了學習、交友和個人修養方面的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時常溫習舊知識,不也是喜悅的事嗎?

孔子如此說,必是有了切身體會,並受益很深的,否則他又如何用來教育弟子呢?複習不僅僅是簡單的反覆,更是一種潛心投入,用心揣摩,品味咂摸的狀態,其收穫之豐厚,只有深得複習之味的人才能體會吧!

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又有幾個人體會過這種樂趣呢?厭學的孩子們被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對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的他們來說,複習是多麼奢侈而令人討厭的事啊!老師們疲於應付名目繁多的課題研究,時刻需要為各種各樣的檢查做繁複的準備,又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感受並反覆品味舊知識的樂趣?大街上五花八門的培訓機構,迎合著只求速成的現代人,又有誰為了一個知識點,一個小技能而下琢磨之功呢?

若真能靜下心來,複習應該是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了吧。可惜明白的人並不多,或者說明白了道理實行起來卻另有做法的人太不少!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遠道而來,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

人生不可無朋友!朋友,讓生活多一份美好。友誼,使人生更有意義。世人稱讚的管(管仲)鮑(鮑叔牙)之交,高山流水話知音的伯牙和子期,一生志趣相投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誼…… 太多令人羨慕的真摯友情讓世間多了溫馨添了明媚。

古詩文里也太多描摹友誼的詩句,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李白)…… 友誼之珍貴,古今共鑒。擁有一份真摯的友情,更是人生莫大的幸運。

但又有多少人在感嘆知音難覓,又有多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現代人感受更多的是孤獨,表面的熱鬧喧嘩、曲意逢迎的頻繁社交,隔三差五的聚會,趨利避害的交往,這些不是真正的友情。找不到可以訴說心事的朋友,多的是淺嘗輒止的點頭之交。快節奏高效率下的日常,人們來不及培養更深厚的感情。害怕受傷的潛意識,更是封鎖了一個個渴望真情卻又恐懼的心。

空虛無聊的日子裡,微信QQ都成了擺設,太過稀少的溝通,讓人們活在自我的世界裡,打開心靈的窗戶,成為遺失多年的神話。

聚在一起的都是朋友,卻又都不是朋友。你來我往間也很快樂,熱鬧之後卻更孤獨。

所以「有朋自遠方來」,真的很快樂!可這種快樂太稀少太難得,擁有了就好好珍惜才是!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這樣的境界可真讓人佩服,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廖若星辰。付出了辛苦,卻被認作別有用心會做表面功夫。無意競爭某個職位,卻被同事稱作深藏不路虛偽造作。真誠相待,卻被朋友曲解成用心險惡奸詐狡猾。面對諸如此類的不理解,大多數人都會氣憤抱怨,甚至和對方反目成仇。不利於團結,擱淺了友誼,還給自己樹了敵。真是只圖一時泄憤之痛快,卻為自己和他人的心裡設置了距離和障礙,可謂極不明智之舉。

有人說,君子的境界一般人很難企及,所以不知而不慍,談何容易?

但我們卻可以做到,凡事多一份思考,說話留一點餘地。不要讓衝動造成更多的後悔,慢下來換個角度,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結果。

讀完這一段文字,感覺自我修養的道路實在漫長,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學習,認真感悟,在生活中磨礪自己,在閱讀和實踐中完善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芸窗月影 的精彩文章:

讀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何為理想的女性?

TAG:芸窗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