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中國以外,你可能並不了解的美國、日本和韓國網路文學

在中國以外,你可能並不了解的美國、日本和韓國網路文學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點擊進入

路內:我所寫過的這個年代 | 企鵝圖書推出新短篇特輯 | 日本知名編劇橋本忍去世 | 世界上最老的書店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當評論家嚴鋒在日前於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的「網路文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中國的網路文學其實非常傳統,它並沒有充分利用電子媒體的特性。多少對網路文學有所了解的人乍一聽,都會反駁道,中國網路文學正是藉助於電子媒體,並得益於此,才有如今這一片欣欣向榮的繁盛面貌。以韓國西江大學中國文化系教授李旭淵的判斷,不久的將來,網路小說將成為主流,而嚴肅文學將成為非主流。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曾軍感嘆:作為文學研究人員,如果再不關心網路文學,很有可能飯碗都要沒了。

嚴鋒援引美國網路文學的例子說,美國的網路文學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鋒文學的特點,就更讓人迷惑不解。因為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網路文學屬於通俗文學一路。但我們這麼論定,只是因為我們把目光聚焦於本國或是東亞。倘是把網路文學放在全世界範圍里加以考察,就像嚴鋒說的,我們會發現,每個國家的網路文學都有著很不相同的面貌。「美國有電子文學研究會,把所有作品都放在網上收集。他們提倡電子文學,即充分利用電子媒體特點的文學。而像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的網路文學,則非常注重多媒體的實踐。」

中國網路文學的發展代表了

向傳統回歸的趨勢

美國網路文學之所以體現出先鋒性和精英性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如嚴鋒所說,它實踐後現代主義的文學理念,也因此,它不僅是先鋒的,而且是非常小眾化的。嚴鋒介紹說,美國網路文學實際上延續了交互小說的概念。而交互小說在美國有悠久的傳統,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很成熟了,到了九十年代,產生了很多經典之作。也是在這個時候,一些交互小說逐漸往網路上轉。如此算是為福柯等人曾經夢想的後現代寫作找到了一個完美載體,就是電子寫作,一種所謂超文本、超媒體的寫作。「相比而言,我們只是把一些作品放到網路上,或在網路上寫,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易於被受眾接受和廣為傳播罷了。」

以嚴鋒的觀察,如果對比美國和東亞網路文學的差異,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發現。而從這兩年的實踐看,美國網路文學也手機化了,卻沒有發展出手機小說。嚴峰說,比較早的時候,交互小說在FLASH或CDROM這樣的電子媒體上發布。如今美國則發展出了一種社交媒體小說,還有社交媒體詩歌。「這種詩歌的發展是人工智慧化的,它跟AI結合起來。有一個叫『世界上最長的詩歌』的社交媒體。它用AI採集社交媒體上最新的文章,然後根據韻腳,用演算法『算』出來。」

美國的AO3是一個由喜愛某些知名作品,如《哈利·波特》等的粉絲自行發起,免費發布作品的同人文網站,現有156萬用戶和近400萬篇作品

顯而易見,對照美國網路文學,中國乃至東亞的網路文學體現出了通俗化和大眾化的特點。這也不難理解,正如李旭淵所說,東亞的網路文學在小說的意義和功能,以及傳播方式等方面,都近似於西方現代小說進入之前,也就是所謂「新小說」創作之前韓中傳統小說的敘事方式。「網路小說也像電視連續劇一樣,一集一集地展開劇情,它需要一定的一貫性,但也必須在每一章里具有起、承、轉、結的故事結構。換言之,它需要像章回體小說一樣的結構。並且為了吸引讀者繼續閱讀,每章結束時,都需要能誘發讀者的好奇心才行。」

當然嚴格說來,中國乃至東亞的網路文學,依然有別於傳統章回體小說。這種區別主要是不同的傳播方式造成的。以李旭淵的理解,如果說在傳統社會,韓中小說都是以作家和讀者之間「說話-聽話」為前提被生產出來的話,現代小說則是以作家和讀者之間「寫作-閱讀」的關係下被生產然後傳播的。「網路小說也在某種程度上維持著這種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網路小說的傳播空間不再是書或者印刷品,而是智能手機,因此向讀者傳達信息的媒介產生了變化。」

正因為接續了傳統文脈,相比「全盤西化」的新文學,網路文學的發展更像是代表了一種向傳統回歸的趨勢。李旭淵表示,宋代話本是隨著宋代劇場文化興起而發展起來的,現代小說是隨著雜誌、報紙、近代印刷術的發達而發展起來的。「以上中國文學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評價網路小說的時候,應更多地遵從唯物主義觀點。因為歷史發展是不可逆轉的,網路小說的盛行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東亞各國網路文學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面貌

實際上,中國網路文學往遠了說接通傳統文脈,往近里看,則是像評論家夏烈所說,比純文學、嚴肅文學更沒有包袱地接上了新媒介轉型和文化資本融合的浪潮。也因此,網路文學就變成了一種既舊又新,且在文化上帶有混生特點的狀態,其中既有儒釋道的東西,中華傳統詩詞的東西,中國人的價值觀和傳奇性的東西等等,又有二次元,ACG的元素,很多科幻的元素等等,「很難清晰判斷網路文學是新文學還是舊文學」。

我們可以做出清晰判斷的是,放眼東亞不同國家的網路文學,雖然都藉助網路,卻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面貌。李旭淵表示,韓國網路小說相比中國起步要晚一些,但近三年以來發展得非常快。

李旭淵:以前在韓國把這類小說叫英特網小說,三年前開始叫成網路小說,web小說。英特網小說主要在互聯網上發表,web小說則是以手機來創作,在手機上閱讀。36億的網路小說點擊量當中,用手機來閱讀點擊的佔到30%,這也說明web小說就是手機小說。這就能看出,在韓國,網路小說其實就是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閱讀的單元性的文學題材。

以李旭淵的觀察,到目前為止,在韓國網路小說的市場規模達到3129億韓幣,而嚴肅文學的銷量大概是3000億韓幣左右,最有人氣的嚴肅作品也只能賣到110萬本。網路小說在建立三年期間,每個月最少點擊一回以上的讀者就達到500萬之多。

相比而言,手機小說一直是日本網路文學的主體。山東大學文學傳播學院講師劉小源介紹說,這與日本手機網路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日本可以說手機才是年輕人上網的主流選擇,而直到2009年日本電腦寬頻使用率才勉強達到大約60%的家庭覆蓋率。」

日本網路文學的發展

相應地,日本網路文學也經歷了有別於中國和韓國網路文學的發展形態。在劉小源的描述中,1993年到2000年間,日本網路文學主要是以純文學性質發布在網路上,也有一些跟網路活動有關的小說創作。差不多從2003年開始到2009年,手機小說開始異軍突起。「因為需要適應以手機上網為主的年輕人的閱讀習慣,也就形成了一些非常新穎的閱讀和創作的特點。比如,因為是在手機上寫的,語言就非常簡短,斷句分行也非常頻繁,會有非常多的表情符號,以及特殊符號穿雜其間。」手機小說在2006年到2007年間達到了高峰期。劉小源援引出版科學研究所的統計數據,以銷量計,2006年日本文學前十名里有四部是手機小說,2007年增加到五部,而且大量的手機小說被出版成書。不少成功的作品被改編成了漫畫、動畫、影視劇、遊戲、舞台劇、廣播劇等各種形式發行。

但隨著各大出版社競相進入這一領域,日本手機小說的市場迅速飽和,到2008年日本連鎖書店公布的數據,全國排名前100名的小說裡面沒有一本是手機小說。2009年的時候,本來知名的手機小說網站也運營不下去了。退出熱潮之後,手機小說主題也發生了變化,開始轉向以青少年女性群體為主的青春文學題材,描寫輕鬆的甜蜜的戀情,缺乏文學性和思想深度。

雖然以「小說家」為志向,並在網站上力推已紙質化的出版物,日本的不少網文網站仍具有明顯的二次元特質而缺乏文學性

此後,在2002年前後就已經出現的web輕小說,到了2008年左右便慢慢替代日本的手機小說,從而把日本網路文學推進到了輕小說時代。在劉小源看來,不同於寫實類小說,輕小說建構於漫畫、動畫和遊戲世界觀上,是諸如玄幻、奇幻、科幻,再加上日本的像勇者斗惡龍的遊戲等幻想性題材的衍生,這也使得這類小說衍生出了穿越、轉世、超能力等各種元素,其中最多的就是穿越和轉世。由於此類小說建構在遊戲的世界觀上,像升級、裝備、屬性、職業等等,都是按照遊戲的邏輯來進行,而不是按照現實生活的邏輯來發展。同時,輕小說的寫作以輕鬆娛樂為主要目的,主要呈現為漫畫式的語言風格和圖文結合的敘事方式。所以其中沒有任何高深的描寫,主要語彙都用於角色介紹,每個句子對應一個場景,讀起來有一種電影分鏡的快感,使得閱讀者非常容易接受。簡言之,輕小說的閱讀方式就是讀圖時代,二次元文化在小說領域的直接產物。

日本輕小說的發展、演變過程

圖自:網文新觀察

有必要補充的是,輕小說的出版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業界體制。劉小源說,要出版這樣的作品,首先得向出版社投稿,獲某個新人獎項,再由出版社約稿,在完成全部書籍的內容之後才能獲得出版機會。這樣層層篩選,使得小說品質能夠得到保證。「到了2005年以後,越來越多的web小說網站出現了。像『成為小說家吧』,可以免費投稿,並且可以免費閱讀。截止到2018年6月20日,這個網站共發表小說629342部,可以說是日本最大的投稿小說網站。類似以出版社背景為主的輕小說連載網站紛紛成立,也就取代了原有的手機小說網站。」

雖然如此,在劉小源看來,日本輕小說里有很多作品被改編成動漫遊戲、影視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總體發展前景並不樂觀。輕小說以出版成文庫為目標,必須按照紙媒文庫版出版的要求來創作。而且日本的小說網站是完全免費的,如果作者想要獲得寫作的利益,就必須要獲得出版的機會。「另外,儘管日本的二次元產業鏈非常成熟,對於日本網路文學發展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日本文學網站沒有中國網路文學這樣的收費制度,也就成了動漫、遊戲、影視劇改編的附庸,它沒有合理的盈利機制,無法脫離紙媒存在,所以發展空間是嚴重受限的。」

2018年5月日本輕小說銷量排行榜首位

《刀劍神域》卷6

中國網路文學研究需從四種力量入手

然而面對方興未艾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中國、韓國,還是日本,相關研究與其說聚焦於其文學性,倒不如說把它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加以整體打量。大體而言,網路文學之所以蓬勃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如李旭淵所說,適應了現在閱讀小說的模式。「有一個調查數據顯示,讀者讀一章網路小說的時間大概是十分鐘,這樣他們只要在上班路上,或休閑時間,乃至是在洗手間的時間讀讀就可以了。他們用不著像以前那樣每天花幾小時,甚至花幾天時間來閱讀小說。也因為此,網路小說必須在十分鐘之內抓住讀者的眼球。」顯見地,網路文學著重講故事,而非講究文學性。其快速消費的特性,也很難說會對文學本身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問題在於,網路文學文學性普遍不高,是否意味著相關文學研究和批評將其拒之門外?事實上,誠如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所說,新媒介的介入,使得網站上對網路文學作品的評價都用技術環節替代了,這本身就對傳統文學創作、批評、傳播、閱讀等環節進行了解構。而當今網路文學的高度繁榮,也擠壓了傳統文學批評的空間。「傳統文學批評主要在紙媒上進行,網路文學的受眾乃至評價都在網路上進行,這就是說,傳統文學批評被邊緣化了。所以,以學術生存計,文學批評也需要沉下心來面對網路文學作品。」

事實上,僅憑文學批評,難以對網路文學有總體的研究。以夏烈的觀察,從中國網路文學二十餘年的發展來講,受眾、產業和資本、國家政策,還有文學知識分子這四種基本力量,都對網路文學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夏烈:這四種力量入場有先後,力量有不均衡。在不同時間段,合力矩陣是不一樣的,但它們互相牽制,現在又有一定的合謀。如果要做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史,有必要從這四種力量入手。這樣的發展史既是國際的,也是國內的;既是當下的,也是二次元的。

而這樣的研究,勢必要求相應的學術資源跟進。夏烈表示,目前在中國做網路文學研究的學者,主要來自兩個專業方向,一個是文藝學,一個是現當代文學。相比而言,文藝學的學者要開放一些,因為他們可以把西方文藝理論的資源,包括粉絲理論,運用到網路文學研究中去。對於西方理論的學習,也使得他們對於網路文化的語境不那麼反感和不理解。雖然文藝學學科內部也有阻力,但有一批學者早就轉型做文創產業,甚至都有十年以上的文化產業研究經驗了。但在現當代文學學科內部,相關學者們秉承的精英啟蒙主義的思路,使得他們面對網路文學措手不及。但需要正視的是,即使沒有網路文學的出現,這種思路也已經遭受到了全球化和大眾文化的衝擊。「大概也只有范伯群等極少部分文學史家,主張中國文學有兩翼,一翼是嚴肅文學,一翼是通俗文學。相應地,文學史書寫也得各佔一半的篇幅,而不是只給通俗文學留出概述性的一章講述。可以想見,以後怎樣講述、評價網路文學,都將直接挑戰文學史的書寫權利的問題。

不管怎樣,網路文學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除了與動漫、影視的關聯,以曾軍的觀察,網路文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文學翻譯的面貌。

一方面,網路文學翻譯是一個集體翻譯的過程。另一方面,在網路文學翻譯中,人工智慧翻譯將成為一個主導性的現象。「我們一直都在講文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是獨立創作的產物。但從網路文學翻譯的角度看,它已經被集體化了,甚至於非人化了,這使得我們更難判斷網路文學的審美價值。」

網路文學在改變出版業態,還有構建跨地區、跨領域的文化交流方面,也正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2017年,首屆「夢想起航: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舉行,以「90後」為主體的文學創作者積极參与其中,最終有30部作品從五百餘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題材涵蓋了歷史、言情、奇幻、科幻、懸疑、都市等領域。其中一等獎獲得者納蘭採桑的長篇小說《碧落人間情一諾》在日前於中國美院象山校區舉行的「第二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啟動儀式上舉辦了新書首發式,該作品影視改編等方面的產業運營正在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參賽作品的全產業鏈運營成果初步顯現。第一屆大賽主持人明星煌帶著他的勵志小品《不怕青春太疼痛,只怕青春沒來過》來到啟動儀式現場,舉行首發式。

據了解,第二屆大賽將保留首屆大賽的五大創新性優勢特色:大網路文學概念、網生代評網生代、大賽進高校、實現全產業鏈運營落地、賽制創新。但相較第一屆規格更高,平台更大,時間跨度更長。整個活動時間跨度長達一年之久,2019年 6月30日投稿截止,並於同年9月舉辦頒獎典禮。而在賽制上,大賽共分投稿及初評、複評、終評三個階段,以及大陸和台灣兩個賽區。初評和複評在兩岸分別進行;終評階段,兩個賽區的優勝者將同台競技。終評評委包括知名網路文學評論家以及動漫界、影視界專業人士,出版專家等。大賽採取評委綜合打分(權重 70%)和讀者投票(權重 30%)結合的方式,遴選出不同等次的獎項。

這就意味著,網路文學不只是依賴於以點擊量為主要標準的「類型排名」,而是有了更多內容質量上的考慮。以浙江網路文學出版為例,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考量出版時,他們不求數量只重質量,不僅僅關注作品在平台上的點擊率、排行榜、評論,更關心作品本身達到的思想深度、世界觀的格局,以及文學審美品質等更具「文學性」的因素。而以榮躍明的了解,現在很多文學網站也加強了編輯的力量,並開始注重對文本進行編輯、把關和審核。「雖然從目前看,網路文學的質量還有待商榷。但種種舉措對於網路文學的文體發展,風格的形成,乃至文學性的提升,或許都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報 的精彩文章:

網路平台為何受到青年科幻作者的青睞?
科技全媒體時代,中國當代文學路向何方?

TAG:文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