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武則天乾陵一直不敢發掘,難道比秦始皇兵馬俑還要難嗎?

為何武則天乾陵一直不敢發掘,難道比秦始皇兵馬俑還要難嗎?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當時選擇這個地點的原因還是非常有考究的。乾陵修建的時候是大唐比較昌盛的時候,不管是建築還是陵園的規模都算得上是非常的壯觀與宏偉。武則天在派了李淳風與袁天罡這兩位相繼去考察這個地點後回來彙報的結果就是是一塊風水寶地,且因為當時有「因山為陵」的葬制,所以當即,武則天就決定在此修建乾陵,很快就修建完成,且很多史書上記載這是一個集天地之氣的風水寶地。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的一座。所以幽宮重啟之日,必有珍貴文物重放異彩,使世人以飽眼福。 乾陵地宮的隧道(即斜坡道)口位於陵園某處,鑿在自然石層之間。在棺撐放進之後,用大小不同的約l一2噸的石塊疊砌閉塞,石塊上面再用夯土填實。隧道剖面呈斜坡形,南面寬,北面窄, 實側全長為63.10米,一般寬3.9米。由隧道南部向北21米處,寬4米。由隧道北端向南13.1米處,寬僅為2.8`米。隧道除用石條砌成外,其上部全部用土夯實,十分堅硬。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宗的陵墓合葬為乾陵,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善的帝王陵墓,也是唐朝十八陵中被破壞最少的一座。至古以來,帝王陵墓均被很多盜墓者所惦記,唐太宗的昭陵被挖掘一空,康熙皇帝不止陵墓被盜就連屍體也不見蹤影。且說武則天身處盛唐之世,加上陵墓規模宏大,其中所下葬的寶貝眾多,但乾陵卻不受破壞,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原由吧。

據說唐末農民起義大軍黃巢是有記載名姓的第一個打武則天陵墓主意的人。相傳當時黃巢帶領了40萬大軍在梁山挖掘,挖了40米深也沒有找到入口,再加上當時唐朝軍隊的圍攻,不得不放棄。後來證明黃巢挖墓的時候是挖反了。溫韜,也就是大家在動漫《不良人》中看到的那個身手敏捷的盜墓賊。他是歷史上五代時期節度使。他也打過武則天乾陵的主意,但是挖掘的途中遇到了暴風雨,這是不祥之兆,他不得不停止了這項工程。

乾陵離被挖開最近的一次,應該是建國之後了,在挖了乾陵三座陪葬墓之後,郭沫若動了打開乾陵的念頭,卻被周總理一票給否了,那個時候一沒技術二沒錢,為一己之私挖乾陵只會給文物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

如今,因為文物法的約束(履行及其嚴格的報批手續),以及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乾陵被打開的可能性實際已經是微乎其微了。越來越挖不動,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也是一件好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明燈火稀 的精彩文章:

戰敗後留在東北的日本人,不用中國出手,這個國家讓他們都還回來
慈禧臨終前留下三道遺囑,每道都非常無恥,讓後人唾罵不止!

TAG:月明燈火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