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走基層·匠心尋覓4

記者走基層·匠心尋覓4

文字丨李燕

圖片丨實景拍攝

西湖龍井為中國名茶之首

有著千餘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留下無數詩詞歌賦、經典故事

GIF

向上滑動閱覽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北宋·林和靖

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松色勸三巡。

《龍井試茶》

明·高應冕

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

雲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謝金謹齋寄龍井茶》

清朝·勞乃宣

驛使春風遠寄將,開奩芬馥溢旗槍。

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

我生南北本隨緣,久學坡公飲食便。

不道故人猶舊眼,又教鄉味領花前。

乍憶龍泓共探幽,雲腴霞碧嫩香浮。

何時重泛西冷艇,對坐松風雪一甌。

有一種龍井

全部由純手工炒制而成

它的早期手工炒茶大師

王卓再老場長

用獨創的「降龍十八掌」

將曾經蝦皮一樣粗、松彎曲的龍井

變為如今慣見的「光扁平直香」...

第三代、第四代手工炒茶傳承人

又將它炒成了「國禮」

炒進了G20峰會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

如此傳奇的茶葉

這麼厲害的掌法

就問你想不想看一眼?

暮春清晨

走基層的記者

來到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區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內的龍冠公司

(在著名的『梅家塢』中)

從寬敞的露台

向外望去

起伏的茶山連綿層疊

濃綠如洗

茶台上

曼妙晶瑩的龍冠美人杯內

纖薄澄碧的龍井茶葉翩躚著舒展開來

瞬間清香氤氳

從「抖、搭、拓、甩、抓、捺、推、扣、磨、壓」

的十大傳統手法

到可量化的26道生產工序

12道品控程序

匠心分毫未改

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沉澱

是龍冠人一脈相承的基因

用一雙手的起承轉合

讓一片樹葉蒸騰起永久鮮活的生命符號

來師傅現場演示『降龍十八掌』

匠心傳承:龍冠龍井是這樣煉成的

從茶園到茶杯

透過一片樹葉所詮釋的工匠精神

我們看到什麼?

漲 姿 勢

經得起高溫,耐得住寂寞

熬得起時間,恰如人生

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號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獲取授權

- 編輯:朱志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組織人事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組織人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