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特爾CEO宣布辭職

英特爾CEO宣布辭職

據外國媒體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布萊恩·科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剛剛正式宣布辭職,公司首席財務官羅伯特·斯旺(Robert Swan)被任命為臨時首席執行官。

並稱,公司發現Krzanich與公司直系下屬存在情人關係,而這恰恰違反了公司政策。

Brian Krzanich

Krzanich簡歷

Krzanich於1982年獲得了聖何塞州立大學化學學士學位。

1982年正式加入英特爾公司,從那時候起,就從事過許多不同的技術領域。

1994至1996年,擔任亞利桑那州Fab 12工廠生產製造經理。

1996至1997年,Krzanich擔任亞利桑那州Fab 6工廠經理。

1997年至2001年,Krzanich擔任Fab 17工廠經理,負責將前DEC公司的半導體製造業務整合到英特爾的製造網路中。這項任務包括設施更新升級,以及啟動和推廣0.18微米與0.13微米製程技術的應用。

2001至2003年,負責在英特爾全球工廠實施0.13微米邏輯製程技術。

2003至2007年負責英特爾封裝測試業務。

2012年1月-2013年5月,Krzanich擔任英特爾首席運營官(COO)。

2013年5月,英特爾宣布Krzanich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褒貶不一的CEO歷程

在英特爾的歷史上,各任CEO均遭遇過各種困境:安迪格魯夫重鑄了晶元產品線,卻因低利潤晶元離職;貝瑞特重塑了製造工作,卻因為AMD的雙核顯出被動;歐德寧更是在PC細分市場做得有聲有色之後撞上了移動互聯網。

而Krzanich卻因為一場桃花劫下台?恐怕以這種方式載入史冊著實讓人感慨。

其實在Krzanich擔任英特爾CEO的這幾年,英特爾經歷不少的風浪。比如剛上任那會兒,有媒體就質疑:Krzanich到底是不是後PC時代的最適合的人員?計算市場從PC該如何向移動市場進化?

經過幾年「掙扎」,英特爾在2016年中旬正式宣布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主要面向高端)和SoFIA(主要面向低端)兩款的「Atom」(凌動)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簡言之就是放棄移動晶元市場。

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英特爾10nm跳票,其拖沓時間已達三年之久。每當一款新的處理器發布,眾人們翹首以待地等待10nm到來,英特爾還是給用戶潑冷水,繼續跳票10nm工藝。

不過據業內人士表示,英特爾的工藝製程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前不久,TechInsight分析了Intel第一顆10nm處理器i3-8121U後發現,其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個。相比之下,三星10nm不過每平方毫米5510萬個,7nm才有1.008億個,而台積電和GlobalFoundries 10/7nm甚至更低。這證實英特爾工藝確實先進,難怪一再難產。不過,難產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磨損了投資者的耐心。

其實在Krzanich任英特爾CEO期間,兩件大手筆收購不得不提:2015年6月1日,英特爾斥資167.5億美元收購Altera。Altera專門生產可配置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2017年,英特爾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

這兩筆收購到底是不是英特爾一招妙棋呢?從2017年財報來看,英特爾除了PC業務差過2016年同期以外,其餘部門營收都是跑贏了同期。像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物聯網部門和數據中心部門增長速率都超過20%。

擁有一流自動駕駛技術的Mobileye讓英特爾在汽車領域有了發力點,據悉,英特爾的車載計算產品已與Mobileye的系統晶元相結合,英特爾目前也已經處在了自動駕駛技術變革的前沿。

臨時首席執行官Robert Swan

Swan自2016年10月起一直擔任英特爾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CFO)。

Robert Swan

此前Swan在ebay擔任了9年的CFO,一手設計了eBay在去年剝離PayPal的交易。在離開eBay後,Swan於2015年加盟成長型私募股權公司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擔任運營合伙人。

Swan職業生涯早期,曾擔任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和TRW公司的首席財務官,以及Webvan Group Inc.的首席財務官、首席運營官和首席執行官。1985年,他在通用電氣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15年的任期內擔任過各種高級金融職務。

Swan擁有布法羅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和賓厄姆頓大學MBA學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非網 的精彩文章:

GD32407Z-NB-IOT試用-UDP測試

TAG:與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