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書斬#社會解體:當社會階層形成平行階層

千書斬#社會解體:當社會階層形成平行階層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社會調查著作,叫《反社會的人》,副標題是「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是如何搞垮德國,而誰又在從中獲利」,具有濃厚的陰謀論味道。作者是德國一名女記者瓦爾特·伍倫韋伯,她從社會階層出發考察德國社會,在積累大量統計數據、官方調查和私人調研的基礎上,得出了驚世駭俗的結論:德國社會正在解體,而罪魁禍首是最上層的富人階層和最下層窮人!2012年,此書一經出版,就在德國社會各階層掀起了激烈的討論。

關鍵詞:社會解體;平行階層;社會流動性

眾所周知,德國是福利制度非常完備的國家,各種救濟補助、福利補貼、惠民政策等等都讓我們羨慕不已。在德國,只要國民的收入水平低於平均收入的60%就會人判定為窮人,人均月收入大概低於1035歐元的樣子,這相當於人民幣7000元左右。而這樣的收入在我們國內,雖然不算是很高的收入,那至少也算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2000-3000的工資線上掙扎呢。德國福利之高,簡直窮人不像窮人,反而像富翁。你看,在我們傳統的思想觀念里,窮人應該都是衣衫襤褸、瘦骨嶙峋、三餐露宿、食不果腹的,再看看德國的窮人,車子房子票子應有盡有,家裡冰箱、彩電、空調等等電器應有盡有,手裡還玩著最新的電子產品,用著昂貴的奢侈品,一天可以無所事事,根本不用工作,因為有高福利救濟。德國的窮人,只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不斷滿足種種需要就OK了。

富人,在我們看來,他們可能都有屬於自己的標配。比如:名下擁有許多座豪宅,許多輛豪車,還有金山銀山滿地堆,衣著華貴,身份顯赫,揮金如土……但德國的富人卻異常低調,穿著樸實無華,從不炫耀財富,甚至禁止別人說他有錢,連院子里的籬笆都不上漆,走在路上可能還會被當成窮人,成為被施捨的對象!他們的財富來源是金融行業,資本在全球範圍內流通,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投資地點,不斷錢生錢生錢生錢……所以他們的生活基本上就和依靠福利生活的窮人不相干,而窮人們不用工作就能好好生活,只要滿足於自己的小小願望就行了。這樣兩個不相干,沒有利益聯結的階層就形成了各自的平行階層。

德國的福利行業是私人的,政府撥款,私企尋找客戶,也就是尋找窮人。德國的窮人越來越多,福利行業也就越來越發展壯大,政府的投入也就越來越多。福利制度發展至今一百多年,福利產業已經成為德國第一大產業,200萬的僱傭員工,全國10萬個分支機構,幾乎是無處不在。人的惰性,使人天生喜歡安逸,喜歡享受,而福利政策和私企外包更是縱容了這種趨勢的發展,需要救濟的人群日益壯大。被圈養起來的這群人,越來越習慣於福利社會的生活方式,好逸惡勞、不思進取,天理常倫般享受社會利益,絲毫不用背負國家責任感。富人們則依靠政策上的便利,不再以創造實業作為發家致富的途徑,而是依靠金融投資,資本飛往國外,利用資本市場不勞而獲。這樣的兩個群體,彼此之間已經毫無利益關係,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全然不同,相互之間也根本不能理解,而且他們對於國家、社會、民族的認同感下滑了。社會解體,遂成難以避免之勢。

這個問題的根源應該在於社會的流動性被固化了。上層沒有考慮到為下層提供上升的空間,只是一味細緻入微地滿足下層的需要和要求,當他們的物質和資金被滿足了之後,就失去了改變自己生活的渴望,沒有想法,對生活自然就會失去熱情,失去目標,失去行動力。富人們已經不再從事生產勞動,依靠資本運作積累財富,逐漸脫離了社會,也不用再背負什麼社會責任。如果有人想要幫助社會擺脫這種困境,就得向龐大的社會福利制度下手,而這必然會導致200萬僱員以及千千萬萬的「窮人」激烈反對。

看到這本書,我想起了三年前看的《德國:一個超級明星的衰落》,同樣也講到了德國福利社會帶來的巨大負擔,以及制度束縛、人才和科研下滑等導致「德國時代的終結」。或許不用過於樂觀,也不要過於悲觀才是比較正確的對待態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暈礎潤2018 的精彩文章:

TAG:月暈礎潤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