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夢夢話西遊第三十五回

唐僧貞觀十三年九月從長安出發,貞觀十四年早春來到觀音禪院。

差不多半年的時間行程萬里,可見取經前半段還是一帆風順的。

《西遊記》第十六回


層層殿閣,迭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艷艷千條紅霧繞。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閑。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

觀音禪院的山頭是西遊世界數一數二的名山,寺院更是層層殿閣,絕對是西遊世界裡數一數二的豪華莊園。

那麼小夢不禁又有了疑惑,這些錢從哪裡來的?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來源於網路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與行者進了山門。山門裡,又見那正殿上書四個大字,是「觀音禪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屢感菩薩聖恩,未及叩謝。今遇禪院,就如見菩薩一般,甚好拜謝。」那和尚聞言,即命道人開了殿門,請三藏朝拜。

老唐也是可憐,身為取經團隊名義上的領導。觀音卻沒把他放心上,每次都是掠過他直接跟猴子商量大事,他只能事後才知道觀音來過,然後撮土焚香。現在好不容易碰到觀音的禪院,自然得表現一番內心的崇敬與嚮往。


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鍾杵,笑道:「你那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猴子很熱情嘛,不管觀音怎麼算計他,猴子都是一笑了之,一心向佛。

在觀音禪院里,撞鐘還撞出了情懷。但真的是如此嗎?


此時卻驚動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長老,聽得鐘聲亂響,一齊擁出道:「那個野人在這裡亂敲鐘鼓?」

猴子撞鐘是胡亂的、沒有節奏的亂撞,慌得大小僧人一涌而出。咱們由此可見,猴子是來搗亂的,他對觀音還是心存芥蒂。

天光尚早,三藏稱謝未畢,只見那後面有兩個小童,攙著一個老僧出來。看他怎生打扮——

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身上穿一領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雲星。滿面皺痕,好似驪山老母;一雙昏眼,卻如東海龍君。口不關風因齒落,腰駝背屈為筋攣。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來源於網路

金池長老隆重登場,排場異常宏大,著裝異常奢華。

於此,咱們又不禁有了同樣的疑惑,這和尚的錢到底是從哪來的?


三藏又問:「老院主高壽幾何?」老僧道:「痴長二百七十歲了。」

270歲,早已超出正常人的壽命範疇。

「口不關風因齒落,腰駝背屈為筋攣。」,可見金池長老的身體並不怎麼樣,那他是怎麼活過270年的?閻王憑什麼讓一個和尚活了這麼久?


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箇是色欺榴蕊艷,味勝桂花香。三藏見了,誇愛不盡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

金盤玉器寶石茶盅,奢華,極致奢華,連東土大唐來的唐僧都忍不住讚歎。那麼,金池長老的錢到底是從哪來的?


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爺乃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什麼寶貝,借與弟子一觀?」三藏道:「可憐!我那東土,無甚寶貝,就有時,路程遙遠,也不能帶得。」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金池長老這是在拋磚引玉。在他的眼裡,東土上邦,必然有著令人神往的寶貝。

但是老唐為人圓滑得很,他深知生人面前不露財。看來老唐平時有經常上安全教育課,並且應用到了現實里,在這樣一個欠揍哎炫耀的老和尚面前,老唐竟然忍住不去裝逼,此處我們要給老唐點贊。


行者在旁道:「師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見那領袈裟,不是件寶貝?拿與他看看如何?」

猴子本就性格乖張、不服輸,他怎麼能容忍別人在他面前如此裝逼?

而且,本來就心懷惡意的猴子即便想要動手,在觀音的地盤上他還是得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才行,金池長老的表現正好讓他看到了機會。


院主道:「老爺才說袈裟是件寶貝,言實可笑。若說袈裟,似我等輩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

金池長老的眾多弟子,每人袈裟都不止二三十件。金池本人更是有七八百件。同樣的疑惑,這麼驚人的財富,老和尚究竟是怎麼弄來的?


行者一一觀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們的也取出來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與人鬥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錯?」三藏道:「你不曾理會得,古人有雲,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汝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殞身滅命,皆起於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孫身上!」

原來唐僧早就看出了金池長老是貪婪奸偽之人,那麼是孫悟空看不出來嗎?


猴子是對自己的本事有自信,不怕丟了袈裟?還是另有所圖?

千般巧妙明珠墜,萬樣稀奇佛寶攢。上下龍鬚鋪彩綺,兜羅四面錦沿邊。

體掛魍魎從此滅,身披魑魅入黃泉。托化天仙親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那老和尚見了這般寶貝,果然動了奸心

如來給的袈裟能差嗎?金池長老拋磚引玉成功,就開始動了歪心思。


老僧道:「看的不長久。我今年二百七十歲,空掙了幾百件袈裟,怎麼得有他這一件?怎麼得做個唐僧?」

金池長老聊聊筆墨間的自述,卻被藏入了驚人的真相,道出了他財富的來源。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來源於網路

「空掙」這一詞道盡了無數冤魂的不甘,道出了金池身為僧人卻行強盜作為的秘密。

金池的財富,來源於他打家劫舍所得。觀音禪院外表看起來佛光普照,卻是西遊世界最黑暗的角落之一,暗地裡意志做著強盜的勾當。


眾僧道:「好沒正經!你要穿他的,有何難處?我們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罷了。何苦這般痛哭?」老僧道:「縱然留他住了半載,也只穿得半載,到底也不得氣長。他要去時只得與他去,怎生留得長遠?」

觀音禪院里的和尚在明示金池長老,想要袈裟很簡單,留下唐僧就行。金池卻是裝傻充愣,殺人這件事他還是很矜持的。


有一個小和尚名喚廣智,出頭道:「公公,要得長遠也容易。」老僧聞言,就歡喜起來道:「我兒,你有什麼高見?」

眾僧都不想開口,就一個愣頭小和尚充當出頭鳥。金池聞言就非常歡喜,新說終於有人領悟到我的意思了。


廣智道:「那唐僧兩個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著了。我們想幾個有力量的,拿了槍刀,打開禪堂,將他殺了,把屍首埋在後園,只我一家知道,卻又謀了他的白馬、行囊,卻把那袈裟留下,以為傳家之寶,豈非子孫長久之計耶?」老和尚見說,滿心歡喜,卻才揩了眼淚道:「好,好,好!此計絕妙!」

在觀音的金身之下,金池長老秉性難移,於佛光之下,眾僧商量著殺人越貨的勾當。好一個金池長老,好一個我佛慈悲救苦救難,好一個觀音禪院。

那麼,觀音是否知道金池長老的為人呢?

《西遊記》觀音縱容強盜謀財害命,「金池」長生背後隱藏的秘密

來源於網路

《西遊記》第十六回


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

觀音知道金池是小人,可見觀音是知道金池根底的。

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金池長老能逃過閻王的生死簿了。有觀音為他保駕護航,他能活到270歲理所當然。

那麼,觀音為什麼讓金池這樣一個小人掌管「觀音禪院」呢?觀音所做為何?

夢夢話西遊,下回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