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

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

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

文/祝成明

有些事情是無法解釋的,充滿了意外和神秘。

在中國期刊網檢索資料,我竟然發現了我十年前發表在《閱讀與寫作》(1996年8期,廣西大學編)雜誌上的一首詩歌——《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地址與署名是:江西上饒師專歷史系92(1) 祝成明,詩歌后面還配有點評文章。

這太富有戲劇性了!在十年之後,在網路上,我收到了自己發表的詩歌——

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

江西上饒師專歷史系92(1) 祝成明

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

我不忍回頭

那閃射著血、淚及汗的慈愛

在我的詩歌里分櫱拔節

那與您搏鬥了一生的小草

悄悄的在我前方綠

身後 稻菽香得涌動

陽光聖潔無比

父親 您的目光

我一生的道路和方向

含著泥土最初的激情

和風雨中不屈的沉淪

青棡木一樣

緊依地面 挺向天空

沿著您的目光

像尖銳的犁鏵一樣

深入土地深沉的內部

轉眼秋天又到 父親的目光

照耀固執的民俗和質樸的農諺

我流浪的腳步聲

在洶湧的田疇響起

這首詩歌早在我的個人詩歌練習冊上刪除了。我投出去的時候,應該是95年上半年吧,我還是個所謂的大學生,發表出來已是96年的8月了。那時,我已經到一個鄉下中學教書了。

十年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這首詩歌竟然蘊含了一種昭示意義。

這首詩歌,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很幼稚。退一步說,這是我學生時代的詩歌練習,閃爍著一些亮點。十年,在詩歌與生命交叉的螺旋小徑上,我前進了多少米,多少公里?我無法作出回答。對於詩歌,我對她的愛像兩個戀愛關係不穩定的情侶,有時熱戀一陣子,有時冷戰好幾月,好幾年,最終沒有修得正果。我躲在偏遠的鄉下中學,賭博,打球,玩樂,戀愛和不停的出走。詩歌只是我深夜回家時,靠在床頭的安靜和思考。

十年太遙遠了,遙遠得就像隔了一個世界。

「江西上饒師專歷史系92(1) 祝成明」這個地址,早已成為一封無法收到的信件,被上帝所掌握和沒收。詩歌中的抒情主體——父親英年早逝,近十年。「父親」這個詞語,從此成為我心靈史上一個沉重的名詞和動詞。作為名詞,它的解釋是容易的。作為動詞,它是變化和移動的,好像平靜溫熱的皮膚下面,刻骨銘心的悲痛化作綿長恆久的暗傷潛伏在我的身體內,隨時都會被引燃,爆發。

我也像詩歌所說的,遠行了。冥冥中,我覺得父親的目光一直暗暗地盯著我的後背,默默的看著我遠行。

十年太單薄了,單薄得就像隔了一層紙。

十年前我是一個學生,十年後我仍然是一個學生。

十年前我寫詩,十年後我還寫詩。愛的最高境界就是經得起平淡的流年,我始終活在這首詩歌中。

只是,父親已經走遠,我也將走得更遠。

附點評文章:

「舍」中之「取」

——《沿著父親得目光遠行》小評

文/ 石楚

如果藝術創作的規律是「舍」中之「取」的話,那麼以精鍊為主要特色的詩,往往就只能寫其一點,不計其餘了。

讀《沿著父親的目光遠行》,大體上,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一點。

「父親 您的目光/我一生的道路和方向」情緒中透出的意蘊,因下面形象而又概括的詩句,使人頓然有了某種浮雕感:

含著泥土最初的激情

和風雨中不屈的沉淪

青棡木一樣

緊依地面 挺向天空

所有的描繪,所有的抒情,都集中在一點上:父親的目光,因之就有了「精鍊」,因之就有了強烈。

寫其一點,不計其餘,主要不是一種方法,一種技巧,而是一種藝術思維方式,一種感覺,而它們的土壤,是對社會人生的真切體驗,「那閃射著血、淚及汗的慈愛/在我的詩歌里分櫱拔節/那與您搏鬥了一生的小草/悄悄的在我前方綠」,細嚼這些詩行,是會嚼出某種真味的。

香樹書房主人,祝成明,自由寫作者,體制外教育工作者,焦慮的思想者,喜歡運動,享受閱讀,熱愛生活,有點懷舊,有點夢想,有點孤獨,還需要一點點酒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樹書房 的精彩文章:

會質疑的孩子,肯定有想法,有想法的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

TAG:香樹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