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憤怒的「饅頭」:「謝爾曼」坦克征戰記

憤怒的「饅頭」:「謝爾曼」坦克征戰記

原標題:憤怒的「饅頭」:「謝爾曼」坦克征戰記



這張1942年底突尼西亞戰役時拍攝的照片中,既有鑄造車身型,也有焊接車身型的M4


名為T6中型坦克的試驗車被選中,從兩種坦克的對比中就能看出:T6首要目標是便於大量生產,並為此儘可能沿用了M3坦克的成熟設計



T6的最顯著變化是去掉了雞肋的37毫米副炮,把原先裝在M3車身上的75毫米炮移到炮塔上


T6被美國陸軍正式命名為M4中型坦克



與現代美軍命名規則不同,M4坦克型號名里A後面的數字並不代表該型號出現時間先後,而是用於區分生產商


戰爭的發展促使美國人必須儘快推出M3坦克的替代者



租借法案生效的最初一段時間,美國援助的M3「格蘭特/李」坦克因其糟糕的表現在北非和蘇聯戰場惡評如潮,紅軍戰士把M3戲稱為「七兄弟棺材(因其乘員為7個人)」



「謝爾曼」憑藉可靠的性能和龐大的數量碾壓了日本、德國和義大利,成為美國戰爭能力的形象代言


在二戰中,從北非沙漠到烏克蘭雪原、從緬甸叢林到太平洋孤島,到處都能看到這些「饅頭」的身影



在國內,「謝爾曼」因其圓滾滾的外形被網友昵稱為「饅頭」


憤怒的「饅頭」「謝爾曼」坦克征戰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武惟楊 的精彩文章:

遼寧號編隊訪港:航母艦隊驅逐艦細節盡在眼前

TAG:我武惟楊 |